| 首页 | 闻捷作品 | 闻捷研究 | 闻捷生平 | 怀念闻捷 | 作品赏析 | 闻捷照片 | 作品评论 | 访闻捷馆 | 纪念活动 | 馆藏纪事 | 馆藏文物 | 联系我们 | 留言 | 后台 | 
  您当前位置 -> 怀念闻捷   

 

 

贴近群众热爱生活的普通人本色

                            张开明

 

 闻捷同志于1962年秋来丹徒挂职体验生活,至1964年底离开,前后两年多,一直住在当时的丹徒县,招待所。招待所座落在水陆寺巷巷头,当年我住在水陆寺巷33,侍秀同志住我对门的大院内。我们两家距县招待所不过百步之遥。除了工作上的联系接触,,我们经常到他的住处探望。他也常在晚饭前后信步来到我家或侍秀同志家。我们两家住房都较小,没有书房和专门待客的客厅,闻捷就随意在吃饭的堂屋中坐下。沏上一杯茶,就古今中外、天南地北聊起来。他不仅与我们聊,与我们的家人也很能谈。有时聊的时间长了,到了吃饭时,招呼一下就坐到饭桌旁,家常便饭边吃边谈。有次我家包饺子,到招待所去邀请,他也欣然答应来吃饺子并说镇江的醋香,有点甜,最适宜吃饺子。一次我们三人在体育场散步归来,经过一个炕山芋摊子,一阵山芋香扑鼻而来,闻捷就买了三只,回到他住处.从烤红薯谈到陕北的小米,又讲起当年在延安的生活。闻捷是很热情很健谈的。

闻捷同志特别喜欢孩子。侍秀的孩子较大,已经上小学,我的两个女儿都还在幼儿园。他常和孩子们一起讲故事,有时从上海或外地回来,还给孩子们带些糖果。两家的孩子都十分喜爱高大可亲的闻伯伯。l964年五一节,我去上海看望闻捷同志,小女儿宁愿放弃已被选上在全国小朋友和家长面前表演节目的机会,要跟我去上海看闻伯伯。这次在闻捷家中生活的两天,是她终身难忘的美好记忆。一提起闻捷,她就要讲述闻伯伯如何带她到西郊动物园;小姐姐如何与她一起玩玩具还送她铅笔和美丽的糖纸。回镇江后,她也开始收集各种糖纸,直到上大学时,还留着那些糖纸。前几天我和她讲起闻捷同志诞生80周年,她又告诉我她心底的一个巨大遗憾。就是她上初中时,将家中一本闻捷送给我的其亲笔题词和签名的《花环》带到学校给同学丢失了。《花环》中的诗歌可在《闻捷诗选》中找到,可是闻伯伯的亲笔题词和签名却永远不再有了。

1963年初夏,作家吴强应闻捷邀请到丹徒体验生活。他们一起到江心洲住了六天。县委要我全程陪同。江心公社只有简陋的平房,他们不在乎。可是闻捷专门和我提了两件事,吴强同志身体较胖,血压偏高,饮食不能过于油腻,新鲜蔬菜加些鱼虾即可,最多隔天加只家禽。再有是公社的厕所是蹲坑,吴强同志蹲不下来,要想办法解决。虽是两件小事,却充分体现出闻捷同志的关心。

闻捷同志在丹徒时应邀到大港中学、谏壁中学、宝堰中学对师生作过文学讲座,开过座谈会。有次我到闻捷住处,看到他正在写信。是谏壁中学几个学生给他来信,请教写诗方面的一些问题,他正写信回答。这件事使我十分感动,从中看出他对青年人是多么关怀和爱护。

闻捷是1938年入党的老革命,又是誉满文坛的著名诗人,可是他在生活中不搞特殊,不拿架子,始终是一个贴近群众、热爱生活、与人民亲密无间、情意相通,血肉相连的普通人。正是这种普通人的本色,使闻捷无论走到那里,都能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赞誉,也使闻捷能从人民群众中获取丰富养料,加上他的才华,创作出反映人民真挚感情,深受人民喜爱的诗篇!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已半个多世纪,社会发展已进入崭新时代的今天,闻捷这种贴近群众、热爱生活和普通人本色,正是我们每个共产党员应该永远保持的,也正是闻捷同志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的高尚品质!


                                    镇江闻捷纪念馆版权所有

馆址:镇江市高资街道水台村 网址:Http//www.wj1923.com

净化网络环境,遵守国家法律。空间服务商-诺凡科技wangzhan8.com技术支持-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