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闻捷作品 | 闻捷研究 | 闻捷生平 | 怀念闻捷 | 作品赏析 | 闻捷照片 | 作品评论 | 访闻捷馆 | 纪念活动 | 馆藏纪事 | 馆藏文物 | 联系我们 | 留言 | 后台 | 
  您当前位置 ->    

“苹果树下的那个姑娘哟……”

 ——记闻捷纪念馆背后的两位老人 
     

 文/本报记者 戴慧

  在丹徒高资街道,有一条闻捷路,悠悠长长,但不太宽,两边聚集着高资中学、小学、文化中心等机构,这条路名出自当地的一位文化名人——闻捷。

  闻捷是谁?即便是一些常常行走于这条路上的当地人,仍会有人不清楚。

  闻捷是出生于镇江高资的著名诗人,闻捷路上一间不大的闻捷纪念馆,道出了这位诗人在新中国诗坛举足轻重的地位。

  许多人不知道,闻捷纪念馆的建立,源自两位热心的“门外汉”。说他们是“门外汉”,因为他们都是搞农业出身,一位年过花甲、一个已逾古稀。

  没有他俩就没有闻捷纪念馆

  65岁的沈晓昆是我市农业专家,与此同时,他还有另一身份——闻捷纪念馆馆长。

  谈到为什么会想起建一座闻捷纪念馆,他与72岁的姜哲呵呵一笑,回答很简单,“就是因为这条闻捷路”。

  2007年的一天,沈晓昆到高资找姜哲,偶然看到这条闻捷路,“既然是叫闻捷路,怎么没有一点和闻捷相关的东西呢?”

  沈晓昆想到了自己中学时曾经读过闻捷的诗歌;1993年时丹徒政协曾举办过一次闻捷诞辰70周年活动,那时国内因此来了诸多名人,只为纪念这么一位诗人;在中国现代文学馆的诗歌展览区里,第一个就是镇江诗人闻捷的介绍……“这样一位杰出的诗人,应该被人记住。”沈晓昆说,“如果没人做,我们就得赶紧做这个事。”

  姜哲已经退休,在家无事,与沈晓昆这么一聊,两人便萌生了为闻捷做点事情的想法。于是,两人分工协作,沈晓昆负责收集资料,姜哲负责保管、登记等工作,两位老人雷厉风行,把农业工作上的实干也带到了建立闻捷纪念馆的实践中。

  资料收集先从淘旧书店开始,镇江能收集到的毕竟有限,于是沈晓昆把视线投向了网络,“这上面找闻捷的东西,既要识货,也要下手快。”他笑着说自己的经验之谈,根据闻捷的相关研究资料,然后每天上网顺藤摸瓜找寻他的各种专辑资料,确定购买了后还得跑银行汇款,一趟趟、一笔笔地,少则10元、20元,多则数百元的汇款。沈晓昆跑得十分勤快,没过多久,银行的工作人员都认识了这么一位老人,“他们还以为我是做什么生意的。”沈晓昆乐道。

  收集到的作品资料先放在姜哲家的两间民房里,后来高资成立文化中心,他们得到支持,将东西都挪到文化中心的楼里,陈列资料的桌子,则跟学校借用。于是,闻捷纪念馆好像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地点了。

  闻捷画像和来自日本的拼音信

  从收集闻捷的作品以及和他相关的书籍、声像影片,再到收集闻捷的藏书、闻捷的签赠书……物品都是从一些曾与闻捷相识的人那里流落出来的,收集的价格也因为收藏的热度而逐年攀高,有的前几年仅四五百元一本,现在已经涨到800元以上了。

  收集闻捷作品和相关东西,已经成了一个抢救性质的工作,“闻捷是1923年出生的人,与他相识或者曾经相处过的人现在基本上也有八九十岁,再不找就恐怕找不到了。”沈晓昆感叹,收集过材料的老人中,确有一部分没过多久便已相继去世。这成为沈晓昆等人收集闻捷材料的难点之一。

  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能找到的与闻捷相关的东西也越来越少。

  除了依靠网络,沈晓昆和姜哲还用起了写信的老办法,通过收集过程中得到的线索,他们就写信过去询问,虽然多数石沉大海,但仍有不少让人感动的回应。

  闻捷纪念馆是不是应该有一幅闻捷的画像?

  2007年,沈晓昆写信给国内诸多与闻捷曾或多或少有关联的画匠,期望能获赠画作。从事文学与美术创作的资深翻译家高莽给予了回应。

  80多岁的他,尽管眼睛不好,但感动于沈晓昆等人的努力,2009年,费时一年多的闻捷画像寄到了闻捷纪念馆,一番装裱后,这幅巨制如今挂在了馆内。

  与闻捷相恋的作家戴厚英的作品,是沈晓昆收寻闻捷资料的又一个线索。他们发现,戴厚英的一本作品集曾被译成日文在日本发表。于是,沈晓昆写信给这本书的日本出版社,阐明缘由,期望能得到一本日文译本签赠。

  书信寄出后,便没了音讯。谁知半年后,去年12月的一天,沈晓昆突然收到一本从日本寄来的包裹,打开后,里面正是戴厚英的那本日文译本,扉页上,“敬赠闻捷纪念馆 大石智良2012.12.5”正是来自于这本书的译者大石智良。

  随后没多久,还是在12月,沈晓昆又收到一封电子邮件,内容都是字母,他们有些看不懂,四处请教之后,两个老人家才终于明白,这是一封拼音信。

  从没学过拼音的两人,对照字典,一字一句翻译后,这封信的内容终于得以明白,“是大石智良写的,他说他近年眼睛得了严重的病,不能看书,所以才耽搁那么久。”沈晓昆笑道,闻捷纪念馆也因此多了一本与闻捷相关的外文版书籍。

  沈晓昆和姜哲的努力,感动了闻捷的三个女儿。去年10月,闻捷的三个女儿来镇参观,二女儿赵咏苹知晓这两位老人的付出后很是感动,去年12月,她主动将父亲留给她的遗物——军用毛毯和马褡裢,捐赠给了闻捷纪念馆。

  这哪里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呢?

  闻捷纪念馆,其实就两个房间。“中国闻捷纪念馆”的匾牌就搁在门口的桌上。这里已有藏品一千多件,书籍、杂志、手稿复印件、影像资料、书法作品……有的挂置墙上,有的陈列桌上,因为条件简陋,没有展览柜,许多藏品均用文件袋收好,防止灰尘。

  这里如今已是小有名气。

  2008年,沈晓昆与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周明交流时介绍了闻捷纪念馆和他们收集到的资料,周明让他们把纪念馆好好建起来,因为“我们不可能搜集到这么齐,不可能做到这种规模。”

  去年8月,姜哲收到一封来自山西的书信。

  “我们是上世纪60年代从北京来到山西工作的,闻捷先生的诗《我思念北京》陪伴我们在山西这块土地上度过了大半生。如今已近古稀之年,但这首诗始终在我们的心中萦绕……”信来自两位山西老人,因为年事已高,记不清诗歌的全部内容,遍寻当地书店地摊却又找不到这首诗,终于,她们在网上得知镇江有个闻捷纪念馆,于是特来信求助。随后,姜哲找到藏品中《我思念北京》这一文,复印寄给这两位女读者,“其实这从侧面也说明闻捷的诗确实影响了一代人。”沈晓昆叹道。

  今年恰逢闻捷诞辰90周年,沈晓昆和姜哲早早便考虑要以怎样的形式来纪念这位诗人。

  “我们正在整理,准备编排出三本书,一本是闻捷的怀念文集,一本是闻捷的诗文赏析,还有一本是过去评价闻捷作品的书籍。”沈晓昆告诉记者,他们还决定建一个纪念闻捷的网站,尽管两个老人都不谙电脑技术,但他们的坚持感染了同在闻捷路上的高资中学一位计算机老师吴仲华,吴老师也加入进两位老人的工作中。

  抢救闻捷作品、让更多人认识这位镇江诗人的工作仍在继续,“我做事喜欢要么不做,要么就把它做做好。”对于为什么能坚持这么久,沈晓昆这么认为。也正感动于此,姜哲也一直坚持与他并肩作战。

  打开其中一个文件袋,小心翼翼翻开,这两位老人一边介绍着,一边信口拈来一句闻捷的诗句,有感情地朗诵道:“苹果树下的那个姑娘哟……”这哪里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呢?   

  如今,网站已经基本完成,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点击http://218.3.133.23:108/wenjie查看。
 

本篇文章来源京江晚报2013.3.10.

镇江金山网(www.jsw.com.cn) 原文链接:http://www.jsw.com.cn/frl/2013-03/11/content_2795078.htm

                                    镇江闻捷纪念馆版权所有

馆址:镇江市高资街道水台村 网址:Http//www.wj1923.com

净化网络环境,遵守国家法律。空间服务商-诺凡科技wangzhan8.com技术支持-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