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闻捷作品 | 闻捷研究 | 闻捷生平 | 怀念闻捷 | 作品赏析 | 闻捷照片 | 作品评论 | 访闻捷馆 | 纪念活动 | 馆藏纪事 | 馆藏文物 | 联系我们 | 留言 | 后台 | 
  您当前位置 -> 作品评论   

   闻捷爱情诗与李商隐爱情诗之悲喜比较

 

                               安兔兔的博文    (2008-11-16 22:02:15)

 

    古往今来,爱情是诗人永远的创作主题。大浪淘沙,时至今日多少爱情诗仍被代代传诵。

古今诗人个举一例(李商隐闻捷)做一简单比较。

1、与政治思想相关

李 悲剧调子政治抑郁

诗人李商隐生存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一腔热血地把天下安危视为己任,但渴望唐王朝中兴的愿望却迟迟得不到实现,士子之心不得释怀。他在社会政治方面的经验和感受都被迫长期积压在胸中不得的释放、还有与妻子王氏的不幸爱情遭遇,构成了他独特的悲怆气质,致使他创作的诗作处处充斥着浓郁的悲音。政治失意,爱情亦失意。借爱情失意寄托政治失意。爱情之悲痛与人生志向之悲痛无可奈何地达成了和谐统一。他的诗也别无选择地体现了最悲亦最美这一审美境界。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生生死死,无限悲情,万般凄凉忧郁。雪莱说:最美妙的曲调总不免带有一丝忧郁,悲愁中的快乐比快乐中的快乐更甜蜜。东西方诗人在这一点艺术认同上显然是不期而遇了。《无题》一首应该算是李商隐的悲音之最: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百花,生机勃勃;春蚕,柔弱细腻;蜡炬坚强刚直通通化为灰烬,相恋人两鬓斑白,凄清月光下,感到刺骨的寒冷令人瑟瑟颤抖。刻骨铭心的爱情也只得在时间的消磨中化为无尽的悲痛。

闻 幸福的社会生活、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诗坛上绝大多数的诗人都热衷于创作对党和国家领袖的赞美诗。而闻捷却另辟蹊径,把才华和热情倾注于创作真挚热烈的爱情诗篇上,从一个被人忽视已久的角度来表现新中国新生活。五十年代时初期诗人闻捷正在新疆从事新闻工作,亲眼目睹,亲身感受了当地各族百姓开始新生活的过程,为他他们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精美诗篇。《吐鲁番情歌》和《果子沟山谣》便是其中的精华。其诗歌形象多单纯而美好,主要描写新疆地区男女青年纯真的爱情故事。并且把恋爱经营与建设新生活的劳动相结合。在劳动中审视意中人,决定自身的归宿。爱情,劳动,建设社会主义新生活紧密联系,也是当时真实的社会状态,尤其是青年男女眼中社会状态的清晰体现。小诗《苹果树下》即是一首别开生面的吐鲁番情歌。语言淳朴清新读来可谓一种心灵的进化。皑皑天山下,悠悠草原上,一对吐鲁番青年男女在劳动过程中编织爱情。春天,姑娘在果园劳作,歌声轻轻从她身边飘过……小伙子夏天在果园度过,一边劳动一边把姑娘盯着……淡红的果子压弯绿枝秋天是个成熟的季节……苹果树那小伙子,种下的爱情已改收获。他们的爱情也像苹果树一般随着时间的流逝,季节的变换而发芽、开花、结果、满载而归。节奏轻快,愉悦之情跃然纸上。从作者到作品都洋溢着满满的喜悦。

2、 写作手法

   闻捷的爱情诗以叙事及写景为主要抒情方法。用情感化的叙事因素传达浓郁的生活气息。在讲述美好爱情故事的同时,描绘了一副精美绝伦的图画。既有文字的厚度又有图画的宽度,使小诗饱满有味。与此同时也是形成了闻捷体一说,即通过人物活动与生活画面来抒发感情。再举《苹果树下》为例,青年男女以唱歌的形式进行对话,她说:‘别用歌声打扰我……别像影子一样缠着我……有句话你怎么不说……说出那句真心的话吧,种下的爱情已该开放。’”故事发展脉络清晰可见,生活画面如连环画般一页页翻过。虽然说当时这种单一的叙事抒情方式现在看来有些单薄了,但在五十年代的社会历史状况下还是受人们欢迎和值得颂扬的。

 抒情为主 只要描写主人公主观感受等心理活动

李商隐的爱情诗区别于中唐以来大多数爱情诗歌以叙事成分较多,情节较强的特点。以抒情诗为主体,通过细节描写和以景托情的手法着力书写主人公的主观感觉、表现人物复杂内心世界,烘托人的思想感情。一首《夜雨寄北》更是意境深远,令人思绪万千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政治动乱不得已流落巴蜀寄人篱下,夫人来信问归期,李商隐回作未有期。书信细节点到为止,却不禁流露出诗人的怅惘与夫人的失望。为了给予夫人些许的宽慰,只得通过描写住所些许景色来寄托感情。夜雨不止,巴山旁小屋独居,离别之情,相思之情如同这秋水般渐渐涨满池塘。

3、创作贡献

闻:鲜明地域特色,民族韵味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异民族色彩浓郁是闻捷爱情诗的突出特点。通过对新疆男女爱情故事的描写,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幅如仙境般的图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地毯上围坐着那么多姑娘,就像鲜花开满小花园。春风吹过了玉门关,缓缓地来吐鲁番。到了处处展现异域特色。并且诗人风格还区别于其他诗人深入刻画青年爱情世界,而偏重于对爱情发展过程的叙述。这一特点对于五十年代的爱情诗创作有着极大的影响。

 

李:用典  传奇笔法 新奇浪漫  在用典上继承前人技巧,并有所发展用典名篇当属《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四句四典,蕴藏着作者自身对爱情事业理想等一系列的人生困惑。晓梦迷蝴蝶,春心托杜鹃,理想抱负终化乌有;明珠有泪,暖玉生烟;孤独虚无,怅然无尽。五十弦的岁月悄然而过,生活如一件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瘙子。悲剧式的结尾貌似无力,却到底通过如泣如诉的深思增加了诗作了震撼感。

    李商隐的爱情诗和闻捷的爱情诗都抒写了青年男女真挚美好的感情,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艺术魅力。虽然说前者是封建社会后者是社会主义社会,两个时代相去遥远,社会政治形态也是迥然不同。但同样都是真真切切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面貌。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恰逢封建社会的动乱年代,国悲家仇,交织缠绕。所以他的诗从骨子里透着那股子伤。而闻捷所处的时代却是社会主义新时期,通过抒写书写社会主义时代年青年男女真挚美好的感情来抒发内心对于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无限感慨和激动的心情,热血澎湃。所以说虽时间空间都都相去甚远但都是长期以来激荡着人们的心弦,洗涤着人们的灵魂,有着广大的读者群。

 

 

                                    镇江闻捷纪念馆版权所有

馆址:镇江市高资街道水台村 网址:Http//www.wj1923.com

净化网络环境,遵守国家法律。空间服务商-诺凡科技wangzhan8.com技术支持-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