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闻捷作品 | 闻捷研究 | 闻捷生平 | 怀念闻捷 | 作品赏析 | 闻捷照片 | 作品评论 | 访闻捷馆 | 纪念活动 | 馆藏纪事 | 馆藏文物 | 联系我们 | 留言 | 后台 | 
  您当前位置 -> 怀念闻捷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重读闻捷诗作有感

                 胡德明                

过去读闻捷的诗,只是欣赏他的创作技巧和优美的语言以及动人的故事情节,在他诞辰70周年之际,重读闻捷的诗歌,又有一番新的感受。他的诗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深深扎根于火热的生活之中。

闻捷的佳作很多,己出版有诗集、论著,我作为一名读者,翻阅这些佳作时,犹如进入百花园只觉万紫千红,绚丽多彩,目不暇接。尤其是那些描写边疆兄弟民族的生活、劳动、战斗爱情和旖旎边塞风光的诗,无不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情调。这些诗句,好像是信手拈来,但又无一不是生活中闪光的情思。掩卷深思,深深地感到,诗从生活中来,诗人不深入生活,就写不出好诗,没有对生活真挚的爱,就不能成为大诗人,矿山里埋藏着丰富的矿藏,诗人就是一名采矿工人,从那丰富的矿山里采掘提炼出诗的精品。

他描写的爱情诗,象幅幅色彩斑斓的油画,鲜艳夺目,五彩缤纷;紫色的葡萄、绿色的瓜子蔓、白色的羊群和那充满柔情和充满希望的少女,洋溢着边塞风情。他的诗吸收了民歌的精华,很讲究节奏和韵脚,,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音乐感。在《吐鲁番情歌》中写枣尔汗;“枣尔汗眼珠像黑瓜子,枣尔汗脸蛋像红瓜瓤,两根辫子长又长,好象瓜蔓蔓拖地上”;在“种瓜姑娘”中写一位种瓜姑娘:东湖瓜田百里长,长湖瓜名扬全疆,那里有个种瓜姑娘,姑娘的名字比瓜香;在“河边”中写一对情侣:“两个年青的影子,映在小河里面,该不是雪山尖上,盛开了两朵雪莲”。

现在有些朦胧诗实在朦胧,我不敢妄说这些诗都脱离生活。在一次诗歌座谈会我只说,比读古汉语还难。有位刊物编辑说:“让读者看不懂的诗才是好诗”,我只好付之一笑,心想这大概是一种潮流吧。他又说:“象李白那首,窗前明月光的诗,幼儿园的老师都能教孩子们背诵,有什么价值?”我已不屑争辩了。这短短二十个字能广为流传,人人背诵,千古不衰,引发万千游子思乡之情,这就是诗的价值,诗的魅力。闻捷的诗也具有同样的魅力,他在丹徒县召开的第三次党代会上,也表达过同样的心情:“我们的祖国无限美好,处处都承受着太阳辐射的光芒;但是在跋涉过万水千山的游子心中,最偏爱的地方还是家乡……”

深入生活,首先要热爱生活,热爱人民,才能从中吸取养料。闻捷在"漫谈《刘三姐》歌词的语言和表现手法”一文中说:“劳动人民是生活的主人。他们思想丰富,他们情感充沛。他们最有才华,如同干将莫邪铸炼名贵的宝剑,从劳动和斗争中,抒唱出最美好的民歌。”他在《老人》一诗中体现了他这一看法.他描写一位朴实的老人,在五月艳阳天里,见浩浩荡荡的牛车,载着树秧,在太阳曝晒下,"水嫩的叶子已经有点发黄"一一"老人猛然跳下牛背,气呼呼地抓住牛缰,——‘你们是给植树人送柴草,还是往林带上送树秧?'此时此刻的老人“他抖开自已那花红的被子,浸透渠水给树秧盖上。"在《青杨》一诗中描写一位姑娘:“她培植的不只是几棵树苗,而是民勤人征服风沙的理想."这些诗让入感受到什么呢,是读者、作者与劳动人民的脉音息息想通.

生活并不等于诗,在人们的记忆中积淀的生活素材,当它闪出光点时就要即时捕捉它,就象捕捉流星一样。闻捷从生活中捕捉的闪光点,把它变成诗.构成了诗中画,画中诗.在《远眺》中描写博斯腾湖滨情景:"天连着水水连着天;肥美的牧草贴着地面.金色的花朵开在上边,湖风送来牧入的对唱.羊群沐浴在阳光里面;湖面上掠过雁群,白天鹅飞上蓝天,散布在湖边的帐蓬.飘起淡淡的炊烟……"

我不是诗入,也不会写诗,只是一个读者,读了闻捷的诗,真正体会到一点,就是诗是生活的延伸,诗是生活的升华。

                                    镇江闻捷纪念馆版权所有

馆址:镇江市高资街道水台村 网址:Http//www.wj1923.com

净化网络环境,遵守国家法律。空间服务商-诺凡科技wangzhan8.com技术支持-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