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闻捷作品 | 闻捷研究 | 闻捷生平 | 怀念闻捷 | 作品赏析 | 闻捷照片 | 作品评论 | 访闻捷馆 | 纪念活动 | 馆藏纪事 | 馆藏文物 | 联系我们 | 留言 | 后台 | |
![]() |
一束奇艳的花朵 赵锡钧 闻捷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从一九五五年三月·在《人民文学》上连续发表了《吐鲁番情歌》、《果子沟山谣》和《哈萨克牧人夜送"千里驹'》等组诗与散诗,到 五六年九月结集为《天山牧歌》,这部诗集的出版使他一跃而为当代诗坛一颗耀眼的新星.闻捷的《天山牧歌》诗集中,除一、二首属于叙事诗外,其它全是抒情诗,其中显示了突出成就的又是其爱情诗·.为什么这些情歌在当时一发表就引起了诗歌界的注目和广大读者的喜爱呢?为什么这些诗篇至今仍然具有十分引人的魅力呢?比较全面、深入地探讨它的艺术特色,无疑对我们今后进行爱情题材和其它题材的文学创作都是具有借鉴作用的. 通过诗的形象,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奥秘,是闻捷爱情诗的一个显著特点.爱情是一种十分复杂、细腻、而又微妙的感情,诗人要谱写好这首优美的"歌曲"是很不容易的.这里,除了思想性方面的要求外,首先就要借助于鲜明、,生动的诗的形象。否则,它就会变成爱情的口号.诗人闻捷就很善于摄制和选取这些艺术形象,来探索和揭示刚刚翻身解放之后,在共同劳动、共同理想事业中孕育而成的新疆地区各少数民族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生活的奥妙和秘密.如《爱情》诗,它描写了一个在追剿乌斯满匪帮战斗中失去了左手的解放军战士,为了珍惜未婚妻的青春,转业至家乡后故意回避自己心上的人,姑娘由困惑不解到逐渐明白他的隐情,而后更加爱慕这位英雄的动人的故事。诗人即以这位复转军人回到故乡后,恋人的心理变化为导线,通过一个又一个象电影镜头似的诗的形象的摄制一一待客;清晨,挤一碗鲜羊奶轻轻放上他的窗台;深夜,倚门望灯;巡路时回避她的目光的情景;托妹妹捎信,小河边白桦林里交心,拥抱着一吻再吻.将一个生长在新社会的新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年轻姑娘在特定情境的那种由疑虑到探情、烦燥、困惑、焦急、激动直至狂热的丰富、复杂的心理世界维妙维肖、细微深刻地揭示出来了.同时,一颗高尚、美好的心灵也已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欣赏着这曲爱情的赞歌,我们不难发现,诗中所塑造的一连串的艺术形象是多么生动而鲜明! 以上是在一首情歌中应用一系列形象,揭示人物思想感情活动的一个例子,闻捷的其它爱情诗也都情况不同地显示了这一特色。比如小诗《秘密》,诗人在短短八句诗中精心地给我们描绘了两幅生活图画.一幅是远景:在水泉旁边,一个饮马的小伙子正和姑娘嘀咕着什么,这时,一阵微风轻轻地从白桦树上溜过。另一幅是近景:这位姑娘已从泉边汲水归来,长长的辫梢上沾着几滴水珠,眼睛和眉毛象盛开了的花朵一样.仔细欣赏这两幅紧密联系的意境优美的生活小景,小伙子和姑娘谈话的内容虽然只有从白桦树上溜下的风才能把秘密道破,但姑娘此刻甜密、欣喜、激动的内心世界己完全活泼地洋溢在画面上,而这一对少数民族青年男女的精神面貌与幸福生活也已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闻捷的爱情诗从抒情方式的角度看有两种:一种是以主人公的口吻,直接抒发自己对新生活所孕育的塞外少数民族青年人之间的爱情的赞美之情;另一种是借助于诗中所描写的生活场面、人物性格,间接地抒写自己对它的赞颂的感情.由于后一种情形是主要的,因而他的情歌显示了又一突出特色,即这些被寄意抒情的诗篇的结构表现了既有完整性、又有曲折性的艺术特点. 在这些托物言志的诗篇中,诗人很注意自己构思的技巧.他或者以物件为线索来按排情节的发展,或者以“诗眼”为线索来组织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苹果树下》一诗则是两种手法兼而有之.这首诗主要以"诗眼"一心跳为线索,来组织、安排姑娘思想感情脉络的变化。这位姑娘和小伙子在果园劳动中萌发了爱情:春天,"枝头的花苞还没有开放","小伙子就盼望它早结果",姑娘说:"别用歌声打扰我"(心跳),夏天,当"果子才结得葡萄那么大","小伙子就唱着赶快去采摘",姑娘说:"别象影子一样缠着我"(心跳);秋天,是果子压弯绿校的成熟季节,姑娘“整夜整夜的睡不着”,她说“有句话你怎么不说”(心跳)。可见,此诗就是以"诗眼"为思想红线,把姑娘和小伙子在劳动中初恋时的心理反应-一惊慌、羞涩、烦燥不安、急不可待的感情变化有层次地组织起来的。另外,诗人还借助了没有开花的苹果、葡萄那么大的苹果和压弯校头的苹果以及春、夏、秋季节这两种事物的阶段性变化来比拟和衬托这一对青年爱情生活的阶段性发展.通过以上两种巧妙的构思手法,全诗的结构显得既完整又曲折,意境也就显得非常优美而深广。 闻捷情歌的构思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设置戏剧性场面,也是他常常采用的手法之一。《葡萄成熟了》,写一群年轻小伙子晚霞归来和劳作在果园的姑娘们耍笑的情景,是非常富有戏剧性的.全诗不长: 马奶子葡萄成熟了, 坠在碧绿的枝叶间, 小伙子们从田里回来了, 姑娘们还劳作在葡萄园。 小伙子们并排站在路边, 三弦琴挑逗姑娘心弦, 嘴唇都唱得发干了, 连颗葡萄子也没尝到. 小伙子们伤心又生气, 扭转身又舍不得离去: “悭吝的姑娘啊! 你们的葡萄准是酸的.。” 姑娘们会心地笑了, 摘下几串没有熟的葡萄, 放在那排伸长的手掌里, 看看小伙子们怎么挑剔·..... 小伙子们咬着酸葡萄, 心眼里头笑咪咪: "多情的葡萄! 她比什么糖果都甜密。 开始,诗人仅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地叙述了丰收季节男女青年劳动的情景.马上,自然而连续地插入了几个喜剧性的场面,致使全诗的结构发生了曲折、起伏,从而生动、风趣地表现了少数民族青年在新中国愉快、甜密的生活。再如《舞会结束以后》,也同样设置了这种场面。舞会归来,琴师和鼓手在伴送姑娘回家的路上都向她倾诉爱情,追求着美丽的吐尔地汗,但是姑娘一声不响;为了得到她的钟情,两个小伙子甚至协商,请吐尔地汗自由地挑选.姑娘确说手鼓和三 弦琴都很动昕,于是小伙子们又感副十分困惑;琴师和鼓手还不甘心,他们再次急切.诚恳地请求她作出比较,这时姑娘才含蓄而自豪地回答说:"去年的今天……阿西尔已把我的心带走,带到乌鲁术齐发电厂去了。'诗人采用这种布局手法,使整首诗的结构在统一中又显得十分委婉、曲折.欣赏全诗,仿佛我们在观看一出歌颂新时代少数民族男女青年纯洁、高尚爱情的幽默风趣的独幕喜剧,可见其艺术魅力是何等引人入胜. 一九四九年,随着向大西北进军的脚步,闻捷来到了新疆.以后他饮过伊犁河的水,尝过吐鲁番的葡萄,聆听过南疆和硕草原的琴声,领略过北疆果子沟的景致。新疆各少数民族的崭新生活,天山南北的秀丽风光孕育了诗人的激情.因此,他的诗也充满了浓郁的民族色调和地方风味.而这种特色又首先在其爱情诗中反映出来。 俄国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过:"任何民族的生活都表露出只被它所固有的形式之中.因而,如果生活描绘是忠实的,那就也必然是民族的."爱情诗也是如此——只要真实地反映了少数民族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民族特色就必定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闻捷的爱情诗创作,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譬如《金色的麦田》: 巴拉尔汗拿起镰刀去帮忙, 热依木笑着掰开一个馕; 他说:"咱们一人吃一半, 包管越吃味道越香!" 又如《赛马》: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 我们就到了起赛地点, 他勒转马头扬起鞭. 象一颗流星划过暗蓝的天, 他的心眼多么傻啊, 为什么一再地快马加鞭? 我只想听完他的话, 哪里会真心地把他追赶。 我是一个聪明的姑娘, 怎么能叫他有一点难堪? 为了堵住乡亲们的嘴巴, 最多轻轻地打他一鞭。 这些工巧隽永的诗行,以它真实细致的描写,使我们形象地看到了少数民族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某些侧面,感触到了他们独特的恋爱情趣,可以肯定,诗人并没有去刻意追求民族特色,然而它却如此鲜明而浓郁地表现出来了!这是现实主义在闻捷爱情诗创作中的重要收获。 闻捷爱情诗的民族特色,还表现在民族性格的刻画上。性格的塑造,是最能反映民族特色的.作为爱情诗,闻捷笔下的少数民族青年男女的性格特征,主要是通过恋爱的表情达意来实现的。诗人紧紧抓住了这一点,使作品中各民族男女青年的某些性格特征与汉族青年男女的某些性格特征明显地区别开来.如《赛马》、《金色的麦田》中的爱情表达方式是多么直率、坦露和粗矿,这在汉族青年中是极少见的.就是把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年轻人之间的爱情表达方式相比较,其间的差别也是一目了然的:同样是直率、坦露,但哈萨克族青年要比维吾尔族青年更为粗矿,而且充满了草原生活气息,而后者和前者相比,坦率中还带一点含蓄和幽默,如前面提到的《舞会结束以后》等. 当然,对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描写,也是文学作品具有民族特色的一个内容.闻捷的爱情诗也比较突出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在诗人笔下,无论是舞会、赛马、求爱、幽约,都是一幅幅优美的风俗画',例如《婚礼》‘: 在玉素布家里 …… 他说"我可要按照风俗办, 狠狠地打你一拳……. 他的手没有落上她的背, 而在轻轻抚着她的发辫。 她说:"那你也该伸出脚, 让我按照风俗脱去皮靴". 她的手没有去碰他的腿, 而是把他的双手紧紧拉着…… 这里应该特别指出的是:闻捷的爱情诗既显示了浓郁的民族色彩又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时代气息,使其艺术性和思想性再次达到了较完美的统一。 闻捷的爱情诗之所以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即他的诗的语言优美、朴实,节奏鲜明、音韵和谐,具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 如他的刻画人物的语言: 你不擦胭脂的脸, 比成熟的苹果鲜艳, 一双动人的眼睛, 象沙漠当中的清泉。 一一《追求》 查尔汗眼珠象黑瓜子, 查尔汗脸蛋象红瓜瓤, 两个辫子长又长, 好象瓜蔓蔓拖地上. 一一《种瓜姑娘》 还有t 一位哈萨克姑娘, 站在清澈的水泉旁, 她对着自己的影子, 歌唱自己的喜悦; 她戴着紫红花帽, 穿着桔黄色衣裳, 黑缎子坎肩上面, 闪耀着珠宝的光芒. 牧人们走过水泉, 留恋地回头张望一一 尔得节⑤还没有到来, 她为什么穿上节目盛装? 牧人们又绕回水泉, 试探着用话赞赏一一 我们的果子沟啊, 从天上落下一个月亮. -一《婚期》 同是写姑娘的肖像,但在具体的情景,诗人却描写了她们不同的风韵。前二段是田野劳动的环境,用比喻的手法画出了姑娘们清秀、朴素的美,后者是等待婚期到来的时候,用衬托的手法,简洁而明快地描绘出这个哈萨克姑娘色彩艳丽的美. 再看他描写心理状态的语言: 夜莺飞向天空, 回头张望另一只夜莺, 年轻人爬上油塔, 从彩霞中了望心上的人. ——《夜莺飞去了》 姑娘们嘻笑着走了, 小伙子们喧闹着散了, 灯捻子结出花来了, 新人脸对脸坐下了. 四只眼这么看着, 两颗心这么跳着, 他们从小一块长大, 为什么好象今天才认得? 四只手这么拉着, 两张嘴这么动着, 他们说了些什么, 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懂得。 一一《婚礼》 前一节诗,诗人用浪漫的手法,把一双恋人比作夜莺,语言明丽、清新、情意缠绵,很富有美感.后三段诗,是写一个特定的场合一-洞房私话,诗中的语言是那么朴实、干净而又利落,但诗意确十分浑厚. 为了更好地表现绚丽多姿的现实生活,诗人在诗歌形式上也作了较多的探索.他的诗有的是自由体,有的属于民歌体,但他的情歌运用最多的则是每行字数大体相等、四行一节、押大致相同韵的"半格律体"的形式.看来,诗人驾驭这种形式颇为得心应手.这种诗歌形式既有格律的整齐美和音乐美,朗颂起来节奏鲜明.音韵和谐,但又不受"格"的束缚,因而也就没有呆板的毛病。比如前面谈到的《追求》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全诗共七节.每行大体七、八个字,诗行工整;二、四间押韵,且押大致相同的“an”韵一“艳”、“泉”、“前”、“边”、"安"、"眼"、"见"、"乱"、"弹"、"原"、"赶"、"撵"、"边"、“天”,一韵到底;每行诗停顿三次,朗读起来,节奏感很强,和谐上口,很富有音乐性,很有感染力量。 总之,朗颂闻捷的情歌,它的语言给我们留下的突出印象是:既优美又朴实,并且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这种语言特色为他的爱情的颂歌增添了芬芳的诗昧. 以上我们从主要方面,比较深入地探讨了闻捷爱情诗的艺术特色,这些成就是诗人经过长期的思想、生活、艺术创作的积累,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才取得的。在延安,他就经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开始学习了马列主义,之后,又和新疆各兄弟民族渡过了五星红旗升起后的八个春秋,并亲眼目睹了这些塞外僻壤的巨大变化,经过深入、细致的观察,产生了极大的创作热情;他又在很早即开始从事的党的宣传、文艺工作中尝试过戏剧、小说等各种文体的写作实践,并把它们的特点和构思诗歌融合在一起。经过长时间的各方面的准备,在五十年代前期,国内那种政治经济和文艺呈现出欣欣向荣局面的背景下,诗人才接连唱出了这些热情歌颂各兄弟民族青年男女纯洁、高尚的爱情,热情歌颂年轻一代崇高、美好的心灵,热情歌颂新的生活、新的时代的优美、动昕的歌声。并且,形成了自己清新秀丽、平和甜适、含蓄幽默、情意缠绵的独特风格. 高尔基曾经说过:"没有太阳,花就不能开放,没有爱情,就没有幸福,可见爱情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位置。但是,三十多年来。爱情诗在我国的命运确是坎坷不平的,五十年代前期写几首情歌,轻则认为:感情缠绵,资产阶级情调,重则说成是:时代精神不强,轻音乐性的,没有什么政治价值.五七年以后,这种诗歌就逐渐减少,了.直至销声匿迹.十年浩劫期间,更是如此,似乎越是革命者便越没有爱情。这完全是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假面三刀推行封建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的结果。进入新时期以后,此类题材又多起来,这完全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当然,也无需讳言,在当代诗坛上,爱情诗的创作也曾经出现过不太好的倾向。正因如此,闻捷的爱情诗从认识、教育、审美的角度,在反对两种倾向方面都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值得借鉴的经验.所以,今天探讨和学习他的诗篇,加意爱护这束奇艳的花朵,这对我们今后进行其它题材和其它文学样式,尤其是繁荣爱情题材和爱情诗歌的创作都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的. 原载包头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一九八三年第二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