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闻捷作品 | 闻捷研究 | 闻捷生平 | 怀念闻捷 | 作品赏析 | 闻捷照片 | 作品评论 | 访闻捷馆 | 纪念活动 | 馆藏纪事 | 馆藏文物 | 联系我们 | 留言 | 后台 | |
![]() |
一首意真韵美的情歌 一读闻捷的《苹果树下,》 二 杨光治 爱情是人类生活的一项内容。诗歌是抒情文学,自然可以把爱情歌唱。所以,曾获"万世师表"桂冠的孔夫子在编《诗经》时,也把《关睢》放在卷首,自古以来,不管封建势力如何猖獗,优美的情诗也不停地传唱人间。但污七八糟的"四人帮"却装得道貌岸然,设下严酷的禁区,不准人们歌唱爱情,这是他们一伙变态的乖戾心理的反映。 清除"四害"以后,诗坛得解放,新的爱情诗不断出现,其中很多是出自青年作者之手,遗憾的是感人者并不很多。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该怎样去写?我不是理论家,苦苦搜索枯肠,也得不到自己认为满意的答案,而闻捷的《苹果树下》一直在我脑子里回旋。是呵,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不是很有启发性吗?也许,它比一篇洋洋数千言的"爱情诗作法"还要有价值呢! 诗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爱情诗当然不能背离生活。无可否认,晏殊的《寓意》〈"油壁香车不再逢")意境颇美,但与我们情趣不投,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确也感人,但觉得它远离了今天的具体的生活。我们的时代,是建设美好生活的时代.劳动是最崇高的事业,是每一个人的第一需要,是生活的最基本内容之一。所以,如果将爱情与劳动融合在一起来唱,容易引起众多读者的共鸣,诗也更有价值。《苹果树下》最可贵之处,就是对此作了成功的尝试。它不是为写爱情而写爱情,而是通过爱情这个侧面去反映青年男女的精神面貌,给人以向上的力量。 诗人不把诗境安排在别的地方或别的树木下边,而安排在苹果树下,让爱情与苹果一道走向成熟,构思很是缜密精巧。 诗的第一节是倒叙,与乒末一节互相呼应。为什么叫“苹果树下那个小伙子”"不要再唱歌"?为什么姑娘的心"跳失去节拍"?这样开头,很新鲜,也引人寻思。跟着,诗以快、明朗的笔调、用象征的手法来抒写: 春天,"树头的花苞还没有开放",但"小伙子就盼望它结果"。小伙子的心急得很。 夏天,"果子才结得葡萄那么大",但"小伙子就唱着赶去采摘"。他的心够火热了,他的追求执着得很。 秋天是成熟的季节,“淡红的果子压弯绿枝”,可是碰过钉的小伙子却不敢率直地说话,只是不停地唱。这一回,“姑娘整夜睡不着”,她"沿着水渠走来","踏着草坪过来",面露笑容 心急跳,在等待着,盼望着。读到这,我们不由叫一句:快说吧,傻呼呼的小伙子! 后来如何?诗没有写,留给读者去想。我们都会想到,他们一定是美满的。 就这样,诗把爱情与劳动合二为一地歌唱,通过行为和心理的描写,把这对青年的纯朴形象表现出来了. 值得提出的是,这首诗始终没有使用"吻"、"拥抱"之类火辣辣的“动人”字眼,但炽热的感情却在诗行里燃烧。写到这,我记起清代词家玉国维的一句话:"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人间词活》〉。这句话大有斟酌的余地。诗词的“神”与"貌"关系十分密切。"神'(思想内容,品格)是通过"貌"(词语、题材等等〉来表现的。如果词语鄙俗,“神”就不可能"雅.,(文雅,高尚,健康),定会流于"郑"(庸俗低级〉了,这点我们不可不注意。当然,那类"动人"字眼不是不可以用.但得慎重。事实证明:滥用那类"动人"的字眼的诗未必就充满着强烈、真挚的感情.《苹果树下》于朴素中见真情,值得学习。 诗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艺术。所谓特殊,就是除了象其他形式的语言艺术那样,要求语言准确、鲜明、生动之外,还要求凝炼,更要求句子的节奏鲜明,顺口,易朗读,易听。我们常可发现,有的诗很有情味,可惜读起来涩口聱牙,因而削弱了艺术效果。《苹果树下》却不然,它琅琅上口,而且吸取了我思古典诗歌反复回环的手法,增强了韵味。这也是它的一大特色。 可以说,《苹果树下》是一首意真韵美的佳作。它虽然写于六十年代,但至今仍不失其美学价值。 一九八四年一月 原载于杨光治著诗论集《诗艺.诗美.诗魂》花城出版社1986.12. 杨光治 历任花城出版社副总编、副社长、顾问、编审。 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中国诗歌学会理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