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闻捷作品 | 闻捷研究 | 闻捷生平 | 怀念闻捷 | 作品赏析 | 闻捷照片 | 作品评论 | 访闻捷馆 | 纪念活动 | 馆藏纪事 | 馆藏文物 | 联系我们 | 留言 | 后台 | |
![]() |
《天山牧歌》发表前后
艾舒 王永昌 姜哲 诗人李季回忆道“一九五五年春天,…他也是从新疆调回新华社工作不久,…有一天,他突然交给我一叠诗稿,要我帮登记看看,可不可以发表,我当场就一首一首读了起来。怎么会忘记我那时的惊喜心情呵!还没读完,我就欣喜若狂地,用双手把他抱了起来,喃喃地说:“多么好的诗呵!你这个精灵鬼,什么时候写的?怎么我一点也不知道?对我还保密呀!这些诗,就是不久之后,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天山牧歌》”“这几组诗发表后,马上就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受到地文学评论家们的赞赏。…我只是想说,闻捷在他开始从事写作、开始踏上文学岗位之前,就是一个不论在思想、生活、和艺术上,都有了长期地、充分地准备的作者。” 文学评论家胡采先生是极为了解闻捷的生活和创作的。胡采先生为闻捷的诗集《生活的赞歌》写了一万多字的评论文章。胡采先生写道“闻捷写诗,远在延安时代,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就已经开始了。”“虽然开始大量发表是在一九五四年,但写作这些诗章的时候,却是更早一些。从一九五二年起,从闻捷在新疆作记者的工作时起,当他在天山脚下,在和硕草原,在吐鲁番,在博斯腾湖畔的时候,当他在维吾尔、哈萨克、蒙古等兄弟民族人民家中作客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构思这些诗章和写作这些诗章了。” 时任人民文学诗歌组组长的诗人吕剑先生回忆道“我在人民文学工作时,是从投自由诗里面发现闻捷的,他写的是《吐鲁番情歌》。后来才知道,原来他是新华社新疆分社的社长。”“忆一九五五年某月,《人民文学》诗歌组收到署名闻捷的一组投稿,这就是《天山牧歌》一集前面所收的那几首《向导》、《苹果树下》、《夜莺飞去了》、《葡萄熟了》。 诗中崭新的生活,新颖的构思,鲜活的语言,淳朴的感情,艺术上的比较讲究,立刻引起了诗歌组同志们的注意。看来这是一位有了长期创作准备的作者他们以发现这么一位新作者而感到激动和喜悦。编辑部决定立即采用。”“我们那时一般不大直接约作者晤谈。但我有点按捺不住了,立即按照稿后的通讯处发信相邀。地点:新华社;真名赵文节。不几日,有一位同志来社:“我就是闻捷!…这位闻捷即赵文节,闻捷真是玉树临风,一表堂堂,而从内到外同,叫人一看即感到极为明澈。”“记得曾对他的诗在词句上提出院几点小小的建议,他都谦逊地作了改动。…他的诗发表之后,立即引起了读者及文艺界的注意,反映比较强烈。” 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评论说“闻捷的《天山牧歌》却是柔和的,轻快的,好象明媚的自然风景一样使人愉悦。…我们读了其中的一些优美的抒情诗,却不由得不向往我们祖国的这些边疆地区的生活,不由得不喜爱居住在这些地区兄弟民族的人民,不由得不同情他们过去的苦难,并且衷心地为他们今天的和明天的幸福生活发出欢呼。”“一发表就受到大家的请注意和喜爱。给人以新鲜感觉的景物和生活,柔和而又清新的抒情风格,很久在我们的诗歌里就不大出现的对青年男女们的爱情的描写,这些都是它的鲜明的特色。…《天山牧歌》显然是经过了更多的酝酿,更多的推敲和加工的。” 文学评论家谢冕说“他的奠基之作《天山牧歌》的大部分是情歌。诗集雄辩地证明,闻捷是优美的抒情歌手。解放后,爱情诗退化了,真的爱情诗绝迹了,倒是闻捷的《天山牧歌》的出现,人们终于饶有兴趣地发现了中国毕竟还有一位以极大精力致力于爱情写作的人。 文学评论家张 炯说“在这些诗篇里,他以火一样的热情抒写了多姿多彩的兄弟民族的生活与斗争劳动与爱情,给人以清新明丽的感觉。” 文学评论家吴秀明说“这些诗风格清新、意境优美、语言质朴,热情描写了人们的劳动和爱情生活,是献给新疆各族人民的一曲多彩乐章,流露出诗人对祖国和边疆各族人民的深情,也洋溢着对新生活的激情,被称为“激情的赞歌”。 201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