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闻捷作品 | 闻捷研究 | 闻捷生平 | 怀念闻捷 | 作品赏析 | 闻捷照片 | 作品评论 | 访闻捷馆 | 纪念活动 | 馆藏纪事 | 馆藏文物 | 联系我们 | 留言 | 后台 | 
  您当前位置 -> 怀念闻捷   

 

               闻捷在上海

                 宁宇

 

 

一九六一年初,闻捷同志离开了北京,请调到上海。他刚完成叙事长诗《复仇的火焰》第二部的修改,第二部的草稿也大都定型。江南,是他的故乡,上海又离生养他的家乡镇江市丹徒县很近。离开家乡二十三年,诗人的心,始终怀念着家乡的山水与亲人。

在上海安好家后,闻捷就一头扎到生活中去,到丹徒县委兼职。有三年时间,他除了出国访问,

或到上海开会休息外,大部份时间是在农村渡过。他沿着长江两岸乡村沙州一路跋涉,调查研究收集素材。有时跟着县里的领导下去,有时一个人挎着挎包走。他与当地的干部群众广交朋友,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回到县委招待所,又大量查阅《中国地舆志》,《水经注》,《丹徒县志》等历史地理资料和各种民间传说。可以说,闻捷对那串里的乡亲那一片热士非常熟悉,对家乡发展的历史对万里长江的地理非常熟悉。一个题材在孕育,一个构思在形成,那就是抒情长诗《长江万里》。

为了庆祝一九六二年国庆节,《上海文学》编辑部拟在十月号发表一批著名作家的作品,编辑部领导要我向闻捷组稿。我当时到闻捷同志家,他很热情接待了我,谈到了《复仇的火焰》创作。我向他要第二部未发表的篇章,他拿出了己改好定稿的第五章《一支古老的哀歌》给我。这个篇章取材于一个哈萨克民间流传的爱情故事,由九个乐曲的构思组成,诗写得跌岩抒情,优美动人,发表在《上海文学》十月号上。前两期还发表过丰子惜的散艾《猫》,邵燕祥的小说《小闹闹》,王西彦的散文《湖上》等。这一下惊动了当时在上海管宣传工作的张春桥,他恶狠狠地批评指责,说十月唱什么哀歌,这是什么意思?说丰子恺等作品别有用心,攻击新社会等等。逼得编辑部里人人作检讨,丰子精等作家噤如寒蝉。闻捷同志立即回到丹徒,埋头写作长诗《长江万里》,躲开张春桥,姚艾元等人气焰嚣张的压力。

《长江万里》各个片段,先后在《上海文学》,《人民日报》,《人民文学》,《甘肃艾艺》等刊物发表,引起较大反响。人们已纤开始预感到,这是闻捷除了《天山牧歌》,《复仇的火焰》两部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外,会是第三部具有影响力的作品。《长江万里》的构思,在内容上,以中国三千年浩荡起伏的历史为经线,以长江流域两岸百万平方公里山河变迁为纬线,打算交织成一部数万行抒情长诗。在诗艺手法上,闻捷作了大胆探索,运用自由体长短句,汪洋恣意,放歌长呤,大手笔来写长江,借华夏母亲来歌唱三千年的中国,力图做到艺术手法的多样与丰富深厚的内容统一。他曾经对我和诗人宫玺说:"长江是浩荡的,长诗将采用长句形式,节奏时急时缓,自由流动,形成一种浩浩荡荡气象。"可惜他在完成了第六片断之后,就奉命调到上海京剧院《海港》剧组写唱词去了。

接着文化大革命开始。在文化干校,已经宣布"解放"并参加连队劳动管理的闻捷同志.由于和

戴厚英自由恋爱,"四人帮"张春桥怒斥为"走资派还在走","资产阶级艾艺黑线复活","腐蚀革命造反派"等等罪行,残酷迫害致死。从此,我们失去了一位优秀的抒情诗人,《复仇的火焰》,《长江万里》变成了没有完成的作品。这是我国诗坛的损失,文学界的遗憾。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我国的交学创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为政治服务","工具论"走上了

 

尊重艺术本质,尊重艺术创作规律的道路。文学艺术不再是标笨,附庸。写什么,怎么写,诗人、作家

完全有选择的自由。诗歌创作从第二代诗人到第三代诗人,涌现了不少优秀作品。诗歌流派纷呈,题材内容广泛,读者阅读也有广阔选择的余地,这都是可喜的。但是,现在也有少数诗人,提出了什么"下半身写作"纲领:"诗歌从肉体开始,到肉体为止。"他们写性,写滥交,写动物的本能。于是,本来是

文学皇冠上的明珠,美学金字塔顶端的诗歌,在他们的笔下,一下子堕落成这帮人渲泻性欲的避孕套,令人可悲!作为诗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人格,胸襟和情怀呢?这个问题,我觉得值得思考和讨论。古

今中外一些优秀的诗人,以他们的作品,证明了这一点。诗人站在什么层次,也就写出什么样的诗歌。

《唐诗三百首》选家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袍,第一等学识,史有第-等真诗。"这是一点作不假了的。

闻捷热爱生活,注重对生活的观察感受和素材的积累。他自已说:"创作.一个是生活,一个是

思想,一个是技巧。生活是根本的。"一个诗人的生活经历,常常决定他写作的内容。我们可以从古今中外诗人,留给历史的优秀诗篇和他们生命旅程中的经历进行考证。闻捷在新疆当过新华社记者,跑遍天山南北,才有可能写出《天山牧歌》,《复仇的火焰》。今天,我国社会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上升期,生活的内容,无比丰富复杂,新的事物不断出现。同时,在变动的社会中,泥沙具下,鱼龙混杂,文学作品可以发挥更多的审美功能和认识功能,歌唱真善美,鞭鞑假丑恶。感染读者,启示读者,激励读者。这就提出了诗人的生活面问题。苍白的生活内容必然写出苍白的诗,下流的生活内容必然会写出下流的诗。这类诗人想借此反叛目前的诗坛,以造成轰动效应,达到扬名的目的,只能让诗坛感到可怜可笑!

对诗歌艺术不断探索不断变革不断创新,这是闻捷创作上又一个特点。他的初期处女作《天山牧歌》,给五十年代的诗坛吹来一股清新的风,闻捷因此一举成名。但《天山牧歌》留有学习摹仿前苏联著名诗人伊萨柯夫斯基作品的痕迹。等到他写作长诗《复仇的火焰》,就采用半格律并吸取新疆民歌的特点,"每节两头短(三四顿),中间长(四五顿)"规律来写。茅盾在第三次全国文代会上,对这种写法作了肯定。六十年代创作《长江万里》,他又采用长句式,大排比等手法,以适应内容需要。闻捷很注意诗的音乐性,语言的色彩性,形象的画面性,做到作品优美抒情,多采动人。在他的文集一些论文中,可以看出他对诗歌艺术的追求。

我们在谈到闻捷的诗歌成就时,也不能不反思一些教训。五六十年代,由于左的思想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影响,给文学创作尤其诗歌,也带来较大的影响。在自然灾害和人为错误的三年期间,闻捷与这个时期其它诗人一样,靠单纯的政治热情,歌唱了当时生活的表象,而未能直面人生,真实地反映当时的现实和人们的心声。老一代和我们这一代诗人,都写过这类作品。这类作品内容经不起历史的检验,时间否定了它歌唱的内容,作品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这就让我们反思一个问题:诗人,如何在作品中真正表现出现实生活的风貌?体现出诗人独立的个性和深刻的思考:诗歌,应该具有怎样的艺术特质?而不是离开诗歌美学本身的要求而变成其它。

我国在诗歌创作上,有了假大空的教训,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过第二代第三代诗人的探索和努力实践,作品的内涵和艺术的表现有了很大的丰富和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假小空,出现了假诗,伪诗,劣诗。这些诗疏离了读者,甚至败坏了读者胃口,读者也就疏离了诗歌。人民群众需要的是好作品好诗,那些挥动旗帜在市场上叫卖推销的伪劣作品,那些高叫"下半身写作"的冒牌货,只会得到读者唾弃!

2002815日上海。

 




 

                                    镇江闻捷纪念馆版权所有

馆址:镇江市高资街道水台村 网址:Http//www.wj1923.com

净化网络环境,遵守国家法律。空间服务商-诺凡科技wangzhan8.com技术支持-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