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闻捷作品 | 闻捷研究 | 闻捷生平 | 怀念闻捷 | 作品赏析 | 闻捷照片 | 作品评论 | 访闻捷馆 | 纪念活动 | 馆藏纪事 | 馆藏文物 | 联系我们 | 留言 | 后台 | 
  您当前位置 -> 作品赏析   

《吐鲁番情歌》艺术欣赏

蔺羡璧

闻捷是才华横溢的诗人。他写诗的生涯只有十几年,但却以题材的广泛,形式、风格的多样,创造性的艺术成就,为当代诗坛增添了异彩.

闻捷是以一鸣惊人的势态登上诗坛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最初他是写"本报讯"的。一九五五年《天山牧歌》组诗的问世,使他声震诗坛。他的诗友,著名诗人李季当时是这样描叙他读《天山牧歌》为之倾倒的喜悦心情的: "有一天,他〈指闻捷一-引者〉突然交给我一叠诗稿,要我帮他看看,可不可以发表。我当即一首一首地读了起来。怎么会忘记我那时的惊喜心情啊!还没有读完,我就欣喜若狂地,用双手把他抱了起来,喃喃地说:‘多么好的诗啊!你这个精灵鬼,什么时候写的?怎么我一点也不知道?对我还保密呀!'"这《天山牧歌》组诗就包括《吐鲁番情歌》在内。

《吐鲁番情歌》由《苹果树下》、《夜莺飞去了》、《葡萄成熟了》、《舞会结束以后》、《金色的麦田》、《告诉我》、《种瓜姑娘》等七首诗组成。诗人直面五十年代前期那种繁荣兴旺的社会景象,以胜利者、创造者的激情拥抱生活,歌颂劳动,

歌颂爱情。诗篇散发着吐鲁番的浓郁的泥土芳香,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

 

抒情与叙事的和谐结合

 

正如前述,《吐鲁番情歌》是一组抒情短章,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抒情诗。它的最大特点是通过叙事抒情。然而它又有别于一般的叙事诗,因为它摘取的是生活的片断,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它叙事写人是为了抒情。这就决定了它选材的特点,有的写了较大的时间跨度,有的只写一个场面。但不管踌度的大小,都着限于特定环境的渲染和人物彼此的纠葛,通过生活化的故事抒情。《苹果树下》展现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气象:春天的苹果树是那样含苞待放;夏天的苹果树又是那样青果累累;秋天是成熟的季节,更喜看那苹果树"淡红的果子压弯绿枝"。就是在这样一种充满生机感的生活背景上,编织出美丽动人的故事。那性急的小伙子执着地追求着姑娘,那姑娘始而是"别用歌声打扰我",既而是"别象影子一样缠着我",最后当丰收季节到来,终于说出那句心里话:"种下的爱情已该收获"。诗人就是如此寓情于景,寓情于事,运用逼真的生活画面,切中人物情感的纠葛,抒发出姑娘和小伙子对爱情、对劳动、对幸福生活的执着、深沉而又细腻、委婉的恋情。

象《苹果树下》这样反映了较大生活跨度的篇什,固然有助于通过曲折有致的故事抒情,即使象《葡萄成熟了》那样的反映生活较小跨度的篇什,写入叙事也曲折有致,情趣横生.

这首诗,只写了在葡萄成熟的季节,田间劳作的小伙子们向葡萄园劳作的姑娘们要葡萄吃的一个场面。小伙子们弹着三弦琴以要葡萄吃作幌子,挑逗姑娘们的情思,然而,姑娘们回敬的却是酸葡萄。敢情真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吧,就是这种酸葡萄,给予小伙子们的感受却是"多情的葡萄!她比什么都甜蜜。"这儿的人物故事,是以成熟了的马奶子葡萄坠在绿树枝叶间的丰收的葡萄园作为背景的.它寓庄子谐,抒发的是一种男女青年追求阶段的优美情思。

与编织生活故事相联系的,这组抒情短章还表现在写人状物的过程中,通过模拟人物的对话抒情。如《金色的麦田》,前面用三个特写镜头点染景物,推出抒情主人公巴拉汉和热依木,后面四节全是用模拟巴拉汉和热依木的对话,推进故事发展,

 

姑娘说:"象往常一样,

我要到渠边洗衣裳,

不知怎么又走错了路……

!你闻这麦穗多么香!"

 

青年说:"和往常一样,

你又绕道给我来送馕? ……

!斑坞叫得多么响亮,

它是不是也想尝一尝?"

 

巴拉汉拿起镰刀去帮忙,

热依木笑着掰开一个馕;

他说: "咱们一人吃一半,

包管越吃味道越香。"

 

巴拉汉羞得脸发烫,

她说:"那得明年麦穗黄,

等我成了青年团员,

等你成了生产队长。

 

"言为心声"。在这四节诗中,诗人就是以馕作为媒介,通过模拟人物的话言,抒发此时此刻巴拉汉和热依木的那种火热的恋情。情不是抽象的,是以某种思想作基础的。巴拉汉和热依木的这种恋情,是与他们的积极向上的事业心分不开的。按照维吾尔人的结婚习惯,由年长的人把馕掰成两半,分给新郎新娘吃,表示共同生活从此开始。巴拉汉给热依木送来馕,热依木要和巴拉汉分着吃,表示急于想"花好月圆",然而巴拉汉却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要想分着吃一个馕,还得,"等我成了青年团员,等你成了生产队长。"这就表明,在巴拉汉看来,婚姻固然是由所谓异

性爱作基础,但它并不是构成婚姻的唯一因素,此外还有事业上志同道合的思想因素。诗作就是这样,通过对话打开了人物的心扉,抒发一种体现新的婚姻观的高尚健康的恋情。《葡萄成 熟了》、《舞会结束以后》、《种瓜姑娘》等篇什,也都把诗人的客观描叙和人物的对话结合起来,抒发抒情主人公的情思。

从一般美学意义上讲,抒情诗和叙事诗的根本差别,前者着眼于描绘抒情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抒发其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而这个抒情主人公往往就是诗人自己,后者则是借助对于外在世界的完整的描绘,表现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就不难发现《吐鲁番情歌》这组诗,既不是着眼于描绘诗人的内心感受,也不是着眼于外在世界的完整模拟。它是综合运用这两种手法,借助片断的外在事件,抒发诗入对客观世界的独特感受。从而以抒情与叙事的和谐结合,构成这组抒情短章的鲜明艺术特色之一.

 

 含蓄而委婉的艺术美

 

诗贵含蓄, 含蓄和直露相对。含蓄就是不把意思明白说出,它的意思往往是通过诗人对景物和事件的描绘自然而然折射出来,但它又不是隐晦。所谓"善藏者未始不露,善露者未始不藏",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道尽了此中的奥秘。因此,含蓄的美,总是和委婉的美相联系的。《吐鲁番情歌》就具有这种含蓄而委婉的美。

这组抒情短章抒发的是维吾尔族男女青年追求阶段的恋情,看他们那种追求法和彼此的纠葛多么有趣。《苹果树下》是用歌声求爱,《夜莺飞去了》是通过心态的流动表现恋情,《葡萄成熟了》是靠酸葡萄调情,《金色的麦田》是以送馕和割麦显示爱情的忠贞,《舞会结束以后》又是以琴声和鼓声求爱。这种通过行动和运用信物多样化的表情手法,本身就具有含蓄委婉的特

,再加上各具特色的情感纠葛,就更加含蓄委婉。《苹果树下》里那个小伙子用歌声向姑娘求爱,姑娘恰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随着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时过境迁,她的那种柔情蜜意,又表现得那么曲折、婉转;先是"别用歌声打扰我",既而又是"别象影子一样缠着我",最后当"种下的爱情已该收获的时候",姑娘又急切希望小伙子说出那句心里话。但那句心里话终于没有说出。然而,我们透过那种真挚的恋情,却完全可以推测出姑娘要小伙子说出那句心里话的意思的。所以它既非直露,也非隐晦,而是含而不露,委婉有致。托出来的是姑娘的一片温情脉脉的柔和情思。

《苹果树下》表现的是男女青年的热恋,以温情脉脉,含而不露的情趣,显示了诗作的柔和风格。《舞会结束以后》情况又有所不同。

它描叙的是一个姑娘拒绝两个男青年求爱的情景。琴师和鼓手用琴声和鼓声暗示,向姑娘求爱,而聪明的姑娘是这样拒绝他们的:

 

你的鼓鼓得真好,

年轻人听见就想尽情地跳;

你的琴弹得真好,

连夜莺都羞得不敢高声叫。

 

夸的结果却是:

 

去年的今天我就做了比较,

我的幸福也在那天决定了,

阿西尔已把我的心带走,

带到乌鲁木齐发电厂去了。

 

她不正面拒绝琴师和鼓手,先是夸奖他们,继而又是阿西尔把她的心带走。这种拒绝,多么机智,多么友好,多么讲究分寸。这是寓冷于热的抒情,这种充满了友好感情的拒绝,是含且露,然而又露得如此含蓄。

《苹果树下》和《舞会结束以后》的这种含蓄委婉美启迪我们,"不着一字",贵在"尽得风流"。如果"不着一字"',得到的却是糊涂,那就势必要与艺术美大相径庭。

为了强化这种含蓄而委婉的美,诗人又运用兴比手法叙事抒情,创造出优美的艺术境界。

"诗要用形象总惟,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兴比两法,是不能不用的。"散文、小说都可以通过故事抒情。尤其散文,更是如此。杨朔、刘白羽、秦牧等的散文都是运用寓情于事的表情手法,创造了自己的特色的。如前所述,《吐鲁番情歌》是通过叙事抒情的。但因为它是诗的艺术,所以就有别于散文的那种抒情。这种区别,绝不单单因为它分行,讲究押韵,而主要因为它运用了兴比的手法,使它和散文的抒情艺术严格地区别开来。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这种兴比手法,在中国古代持歌和民歌中被广泛地运用着。闻捷熔古代诗体和民歌体于一炉,在这组抒情短章中,把兴比与赋陈其事巧妙地结合起来,以显豁的意境,鲜明的形象,浓烈的情思,增强了诗作的艺术魅力。这种结合,在《夜莺飞去了》一诗中,表现得尤为精到。

这首诗的故事,非常集中。它叙述的是一个年轻人怀着对故乡、对故乡姑娘的留恋心情走出吐鲁番,到了天山那边的石油城。在他爬上油塔做活的时候,还思念故乡,思念姑娘。并且下

定决心,当他成一个真正矿工的时候,还要回到故乡,回到姑娘的身边。诗人就是在这种赋陈其事的基础上,运用兴比手法,突出诗意的。诗是这样开头的:

 

夜莺飞去了,

带走迷人的歌声;

年轻人走了,

眼睛传出留恋的心情。

 

这“夜莺飞去了”就是兴起句。由“夜莺飞去了”引出了“年轻人走了”。后面五节都是以夜莺起兴。而夜莺又是多情的,年轻人也是多惰的。可见,这个夜莺还不仅仅是为了起兴,还有比喻年轻人的意思,这种比喻,正如刘勰所说,是一种"兴隐",是一种明兴暗比。这样,一方面是夜莺唱着迷人的歌飞向白桦林,怀念另一只夜莺,怀念吐鲁番的葡萄甜,泉水清;另一方面是年轻人怀着留恋的心情,翻过天山来到石油域,怀念故乡,怀念故乡的姑娘美丽又多情。可见写夜莺就是为了写年轻人,是为了把年轻人衬托得更加鲜明、突出。诗就是这样,运用兴比手法赋陈其事,给我们描绘出一个天上地下的广阔的艺术空间,引起我们极其丰富的联想,使我们用心灵去追踪那飞向天山带着迷人歌声的夜莺,使我们用飞腾的情思去感受那翻过天山、爬上油塔的年轻人对故乡、对故乡姑娘的深厚恋情。这种无限广阔的、能触发我们情息的空间,就构成诗作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意境。而这种意境所以能触发我们的情思,又因为它是充分形象化的;夜莺、年轻人、姑娘、天山、白桦林、石油城、油塔、彩霞、葡萄甜、泉水清、迷人的歌声、留恋的心情、姑娘的美丽多情……都是具体的、可感的物象、意象、音响;又因为这种物象、意象、音响,表达的是年轻人的一种深沉浓缩的思绪,这就有助于加强诗作的含蓄委婉的艺术美感。

艾青说:"为事物寻找比喻,是诗人的几乎成了本能的要求。只有充分理解事物之间的差别,才能找出逼真的比喻。"又说:"比喻的运用,在于使一切无生命的东西活起来,而且赋予思想感情。"又说:"不论是明喻和暗喻,都是从抽象到具体,具体到具体之间的一个推移、一个跳跃、一个转化、一个飞翔……"可见,诗的比喻,绝不仅仅局限在兴比上。它是伴随着诗人的想象、联想、幻想,伴随着诗中的形象,为了表达一种思想感情而生发的。《吐鲁番情歌》的比喻,也没有仅仅局限在象"夜笃飞去了"那种兴比上。《种瓜姑娘》中有两节是这么写的:

 

枣尔汗眼珠象黑瓜子,

枣尔汗脸蛋象红瓜瓢,

两根辫子长又长,

好象瓜蔓拖地上,

 

"枣尔汗愿意满足你的愿望,

感谢你火样激情的歌唱,

可是,要我嫁给你吗?

你衣襟上少着一枚奖章。"

 

这两节诗,都用的是明喻,是从枣尔汗这个形象联想出来的,并且是为表现枣尔汗的外形类和心灵美服务的。由枣尔汗的眼珠子联想到黑瓜籽,由枣尔汗的脸蛋子联想到红瓜瓢,由枣尔汗的长辫子联想到拖在地上的瓜蔓子。这种形象的飞跃,是建筑在诗人充分把握了枣尔汗所特有的那种散发着泥土芳香的淳朴美的基础之上的。然而他的精神世界又是那样的丰富,她的心是和喷涌着激情的歌唱联系着的,她憧憬着的又是那种和劳动建设、荣誉相伴随的爱情。诗人赋予这种比喻以如此崇高的感情,以如此深刻的思想,从而显示了由比喻而生发出的含蓄委婉所具有的那种深邃的审美价值。

 

轻快柔和的语言格调

 

诗的语言受诗人的个性所制约,受时代历史所制约。诗人和战士闻捷深切感受着五十年代天山南北的那种阳光四射、群情振奋的社会现实,以他那特有的精神气质、艺术敏感适应特定题材

的需要,锤炼出能够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他心声的语言,造成象小河流水,如天上行云,自然、舒缓、流荡、飘逸的气势,给人以轻快的美感。

《苹果树下》是这样开头的:

苹果树下那个小伙子,

你不要、不要再唱歌,

姑娘沿着水渠走来了,

年轻的心在胸中跳着。

她的心为什么跳呵?

为什么跳得失去节拍?

 

又是这样结尾的:

 

……苹果树下那个小伙子,

你不要、不要再唱歌,

姑娘踏着草坪过来了,

她的笑容里藏着什么?…·

说出那句真心的话吧!

种下的爱情已该收获.

 

这两节诗,都着眼于动态的描叙。小伙子的歌唱,姑娘沿着水渠过来,沿着草坪过来,姑娘的心在胸中跳着,都是通过动作抒情。语言是负载事物的工具。人物的这种情思悠悠的动作,就给诗作带来一种轻快柔和的美感。

《夜莺飞去了》是这样抒发诗中主人公的情思的:

 

夜莺飞向天空,

回头张望另一只夜莺,

年轻人爬上油塔,

从彩霞中了望心上的人.

 

夜莺怀念吐鲁番,

这里的葡萄甜,泉水清;

年轻人热爱故乡,

故乡的姑娘美丽又多情。

 

它描述的是年轻人的思绪飞腾,情感的流淌。在天山那边石油塔上做活,彩霞触发了他的情思,于是他就想起了吐鲁番,想起了故乡,想起了葡萄甜,泉水清,想起了故乡的姑娘美丽又多情,

这种飞动的细腻、温柔的情思,造成了诗语的大的跳跃,给诗作带来了轻快柔和的美感。

前边提到过,闻捷是以革命的乐观主义,火热的激情看待生活,歌颂新的生活的。这就赋予了这组抒情短章一种乐观的幽默情趣。幽默有冷色的、枯涩的,有暖色的、甜馨的。《吐鲁番情歌》的幽默是暖色的、甜馨的。《葡萄成熟了》截取的是生活的一个片断,描绘的是一群小伙子向一群姑娘表示爱慕之情的情景。它的委婉、含蓄,又是通过幽默诙谐的情趣表现出来的。小伙子们向姑娘们要葡萄吃。姑娘们先是不给,继而又给的是酸葡萄,然而,小伙子们的反应,却别具情趣:

 

小伙子们咬着酸葡萄,

心眼里笑咪咪;

“多情的葡萄,

她比什么糖果都甜蜜。”

 

从这一方面看,是专挑酸的给,从那一方面看,是酸的居然变成了甜的。这种心理的反逆,是建筑在小伙子们对姑娘们的美的感觉的联想上的。因此,这种轻松的幽默也为诗作的语言格调增添

了轻快柔和的美感。

"自诸子而降,其为文无有弗偏者,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河,如奔其骥……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生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阔。"这是清代桐城派首领姚鼐对文章风格的一段议论。根据这种议论,盖《吐鲁番情歌》不属于"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河,如奔其骥"一类,乃属于"如生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阔"一类。

综观前述,它寓情于事,它含蓄委婉,它轻快柔和,这就呈现出一种优美、隽永的风格。这种优美、隽永和他的叙事长诗《复仇的火焰》的崇高豪雄正好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从优美、隽

永和崇高、豪雄两个方面加以考察,才能看出闻捷作为诗人的艺术气质及其在当代诗史上的贡献。

原载《当代诗歌名篇赏析》,海峡文艺出版社1986.11.



 


                                    镇江闻捷纪念馆版权所有

馆址:镇江市高资街道水台村 网址:Http//www.wj1923.com

净化网络环境,遵守国家法律。空间服务商-诺凡科技wangzhan8.com技术支持-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