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闻捷作品 | 闻捷研究 | 闻捷生平 | 怀念闻捷 | 作品赏析 | 闻捷照片 | 作品评论 | 访闻捷馆 | 纪念活动 | 馆藏纪事 | 馆藏文物 | 联系我们 | 留言 | 后台 | |
![]() |
诗人吕剑忆闻捷 在一九五五年的某月,《人民文学》诗歌组收到署名闻捷的一组投稿,这就是《天山牧歌》一集前面所收的那几首《向导》、《苹果树下》、《夜莺飞去了》、《葡萄成熟了》。诗中崭新的生活,新颖的构思,鲜活的语言,淳朴的感情,艺术上的比较讲究,立刻引起了诗歌组同志们的注意。看到来这是一位已经有了长期创作准备的作者。他们以发现了这么一位新作者而感到激动和喜悦。编辑部决定立即刊用。 我们那时一般不大直接约作者晤谈。地点:新华社;真名:赵文节。不几日,有一位同志来社:“我就是闻捷!”当时我是怎么回答的,已经记不起来了。正如李季在为这本诗写的《书后》里所说,“英姿勃勃,热情开朗,盈溢着才情的奕奕国家眼神,把他内心的一切,都展露在我们面前。”一点不错,闻捷真是玉树临风,一表堂堂,而从内到外,叫人一看即感到极为明澈。 ——吕剑《诗与诗人》花城 1985 (诗人吕剑,其时在《人民文学》编辑部任诗歌组组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