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闻捷作品 | 闻捷研究 | 闻捷生平 | 怀念闻捷 | 作品赏析 | 闻捷照片 | 作品评论 | 访闻捷馆 | 纪念活动 | 馆藏纪事 | 馆藏文物 | 联系我们 | 留言 | 后台 | |
![]() |
镇江闻捷纪念馆的十年 沈晓昆 闻捷先生是从镇江走出去的中国当代著名诗人。闻捷先生的《天山牧歌》、《复仇的火焰》、《长江万里》,奠定了他在中国当代诗歌中的地位。中国现代文学纪念馆新中国十七年诗歌部分,介绍的第一位诗人就是闻捷先生。闻捷先生不幸死于文革,时年48岁,他的去世,是中国诗坛的一个重大损失。 丹徒高资有一条以 时间过得真快,镇江闻捷纪念馆建于2007年10月,至今建馆已有十年时间了。 2010年,闻捷馆搬入镇文化中心三楼,有展览室二间,办公室一间。筹集了5000元,做了展版。 2013年,闻捷馆搬入镇中心小学春晖楼二楼,并重新布展。 镇江闻捷纪念馆,现已收集了有 这些文献,起先是依据贾植芳编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闻捷专集》(福建人民出版 1982)后的“闻捷著作系年目录”来收集的。随着时间的延伸,收集文献的范围已大大超出了《闻捷专集》收录的范围。借助于数字图书馆,有关闻捷的文献,基本上收集到2015年前后。 除本地书店外,主要借助于孔夫子旧书网上的多家书店来收集的。 闻捷的成名作《天山牧歌》,收集到6个版本,其中有香港版本的,闻捷的《复仇的火焰》除简装本外,还收集到精装本的,闻捷的《花环》收集到精装版的、乌尔都文版的( 闻捷最初发表在报纸、杂志上的作品,收集到不少篇。 收录有闻捷作品的诗集、通讯报道、散文特写的书刊,尽量予以收集。 对闻捷的作品进行评介的、记述闻捷的生平的文献也尽量收集。 除《闻捷全集》以外的、《闻捷全集》没有收录的闻捷作品,我们也收集到了一些。比如,闻捷在延安《边区群众报》上发表的作品、闻捷五十的年代担任新华社记者时发表的新闻作品。 现馆名分别由著名诗人 闻捷馆初建,得到了著名翻译家、画家高莽先生“诗人闻捷”画。闻捷馆还通过多方联系、努力,征集到了国内著名作家、诗人为闻捷馆的题词、题诗60多件。这些作家诗人有: 贺敬之、屠岸、王元、高莽、周涛、章德益、杨牧、严阵、晓雪、周良沛、李旦初、吴欢章、刘征、邵燕祥、丁芒、赵丽宏、舒乙、陈柏中、韩文辉、杨克现、汪玉良、林东海、毛东海、袁鹰、李瑛、沈仁康、曹雷、周政保、陈辽、流沙河、龚明德、张放、欧阳江河、张清华、苏朗、张光、胡绩伟、宁宇、王辽生、赵昌春、叶淑媛、杨德祥、李荫远、李兆乾、朱先树、吴开晋、雷茂奎、胡德培、冯沛龄、宫玺、高平、刘士杰、吴中杰、王川、赵咏苹、赵咏桔、赵咏梅、大石良智等 其中好几位作家已先后离世,如王辽生、胡绩伟、杨克现、韩文辉、屠岸、高莽等。 为 2013年,是诗人闻捷诞辰90周年,闻捷纪念馆编印了《永远的闻捷》纪念文集。贺敬之先生题写了书名,著名诗人、散文家周涛先生写了序。书中收入了“诗人闻捷”一书(1993年闻捷诞辰70周年时,由丹徒县政协编印出版的纪念文集)之外之后,收集到的回忆、缅怀诗人闻捷的诗文。 2013年,我们还建起、开通了“闻捷纪念馆”网站。分为十多个版块。到2017年10月,网站的点击量已超过了22万。 2014年,副馆长姜哲去甘肃兰州甘肃文联、甘肃作协收集闻捷在甘肃的文献。 2016年,沈晓昆馆长去西安陕西日报社,收集闻捷在《边区群众报》时,发表的新闻稿件近30篇。闻捷先生在当时,已是该报的主要记者。 闻捷纪念馆,不时会有人前去参观。这些当中,有干部、学生、作家、学者。 丹徒区高资镇也举办过樱花节等活动,但游客反映,单是樱花,缺少相应的文化内涵。新312国道建成后,高资镇巫岗村打出了“诗人闻捷的故乡”大幅广告,却没有相关闻捷的东西来支撑。其实闻捷的文学存在,就是一个很好的文化旅游资源。 闻捷馆建设中,遇到不少感人的人和事。著名翻译家、作家、画 闻捷纪念馆建设面临的问题: 1、现闻捷馆由个人出资所建,而且还不是文化界人士所建。更不是镇江文化部门所建。资金、人员都是闻捷馆建设与进一步发展的制约。闻捷馆也曾经向市有关部门申请社团登记,但困难重重,不切合实际,最终还是没有登记成功。至今也没有看到,有关部门为闻捷纪念馆做出的真正、切实行动来。 早期建设闻捷纪念馆的几个主要负责人,都已年过七十多岁,体力、精力已不如前,闻捷纪念馆的顾问 2、闻捷先生生于1923年,与闻捷先生同时代的人,按年龄多在85-95岁了。实际情况也如此,要找到熟悉、了解闻捷先生的人已经越来越困难了。要找,也找不到了。要去寻找相关人员,也涉及到出差、工作的经费。 3、闻捷先生死于1971年,是因“四人帮”的迫害而死的。闻捷先生的手稿、日记、照片,被多次抄家抄走,这就给闻捷研究带来极大的不便。就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而言,研究闻捷先生的生平、文学成就,资料的缺少,是一个绕不过的弯子。至今,除了周政保先生的《论闻捷的诗歌艺术》(新疆人民出版社 1986)、吴欢章先生的《论贺敬之、郭小川、闻捷的诗》(宁夏人民出版 1987)专著外,30多年过去了,国内还没有什么新的闻捷先生的年谱、传记、评传出版。闻捷先生的家人,也不希望再去触及那令人伤心的事情。镇江一位热心人士,原准备创作闻捷先生的电视剧本,终因闻捷家人的不同意、不授权而作罢。镇江的江苏大学、高等专科学校、市图书馆等,研究刘勰的有、研究沈括的有,研究赛珍珠的有,研究闻捷的少。 4、闻捷先生生前曾在镇江、延安、新疆、北京、甘肃、上海等地工作、生活过。镇江更是闻捷先生的家乡。其他地方,或为闻捷平反过(上海)、或为闻捷先生举办过座谈会(甘肃),或为闻捷先生搞过纪念活动(丹徒)。闻捷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多次流露出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镇江是闻捷的家乡,也是闻捷生前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在镇江建闻捷纪念馆也就多了一层意义。 2017年10月底,为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上海市举办了“从石库门到天安门”的大型诗歌朗诵会,会上由名家朗诵了18首中国经典诗歌,闻捷的“我思念北京”一诗就在其中。 2023年,是诗人闻捷诞辰100周年。在历史文化名城镇江,像闻捷这样国内著名的当代诗人是为数不多的。著名诗人贺敬之先生曾经说过“闻捷同志是优秀的人民诗人,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诗歌创作不仅是过去年代的历史足音,在今天仍是启人心灵、催人奋进的时代新声。”作为诗人家乡的镇江,是否应当考虑一下,能为这位家乡的诗人、更为历史文化名城做些什么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