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闻捷作品 | 闻捷研究 | 闻捷生平 | 怀念闻捷 | 作品赏析 | 闻捷照片 | 作品评论 | 访闻捷馆 | 纪念活动 | 馆藏纪事 | 馆藏文物 | 联系我们 | 留言 | 后台 | 
  您当前位置 -> 馆藏纪事   

物理诗歌本相通

——李荫远院士与闻捷馆

                      沈晓昆

 

一看这题目,读者不仅要问,物理与诗歌有什么相干?院士与闻捷有什么相干?且听我慢慢说来。

2011年,笔者寻找闻捷的有关文献时,在网上找到一本《当代新诗读本》(1949-2004),询问店主,书中是否收有闻捷的诗,回答有一首,这样便购回一册。果然,书中收有闻捷的一首诗“舞会结束以后”。不仅如此,诗前有作者小传,诗后有作者评介。评介中写道“这是《天山牧歌》中的一首,描写维吾尔青年男女纯洁的爱情和公开的追求,用了许多浓郁的辞藻和幽默的对比,以渲染青年琴师、鼓手和吐尔地汗姑娘的对话。如第二节到第六节都是作者的兴来之笔,但并未显得过于造作。……《天山牧歌》中有不少好诗,但风格大抵相似。“文革”中,连这样的篇章也受到批判。”

书的编纂者是李荫远先生,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4月出版。作者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历任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物理学报》副主编、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其专长为磁学与固体理论。自1948年至1988年,历年有学术论文在国内外一流期刊上发表,出版有两种专著。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可谓资深院士了。

再看书前的序及前言,才知道得更多一些。编者早年在成都上中学和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期间曾先后受到何其芳先生、闻一多先生的影响,养成了爱诗的积习,老而弥深。七旬以后淡出科研事业,重拾少年旧梦,研读海内外的当代新诗。90年代后期,从数千首新诗中选出一百多首加以编排,对每位作者写有小传,给以评价。编者选诗的标准是“入选之诗必须是任何愿意试读当代新诗的人不须费力即能读通”编者这样做的目的,是为新诗多争取一些读者。

2002年编写告一段落后,自费印成《当代新诗一百赏析》(1949-2000),编者在《当代新诗一百赏析》(1949-2000)一书的前言中,谈到“好诗应同时有好的意象和好的声调,题材则可不拘一格。书的出版是供业余爱好文艺者翻阅和吟咏,如能为当代新诗争取到一些年长的读者,编者则衷心喜悦了。”其时作者已是86岁高龄了,编者写道“如果假以充足时日和丰富的资料,大约应将本书扩大到选诗二百首、涉及到一百家左右的作者。大致涵盖二十世纪后半期大陆、台湾和海外汉语新诗的精华。”这个版本的书中尚没有收录闻捷的诗。书的扉页上有“李荫远”的签名。

2003年,李院士编出《当代新诗130首赏析》(1949-2001)》(增改本 成都市文学艺术联合会)入选新诗的数量达到了130首,其中已收录有闻捷“舞会结束以后”一诗了。书中有不少作者修改的笔迹,书的扉页上有“荫远持赠”的字样。

其后,李院士又正式出版了《当代新诗读本》(1949-2004)(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5),书中收78位诗人的152首诗。先生对新诗的真挚之爱和执着精神着实令人敬佩。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对李院士的这个选本也称赞有加“此书的选释别具慧眼,大陆诗人之部分尤为可贵”、“你比我年高几近一秩,且身为卓然成就的科学名家,对新诗竟然如此深究而且关切,并亲手编选广介给大家,当今之世,实为仅见之有心人,令人佩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楼肇明研究员则认为李院士的这个选本“其价值和在众多新诗选择本中的位置,自在不言之中。”

2011年底,笔者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李院士写去一封信。信寄出去一些时候,没有收到回信。以李院士这样的高龄,又退休多年,会回信吗?2012219日,笔者竟意外地收到95岁高龄的李院士寄来的信。“我是1919年生人,年事已高,从去年十一月以来尚未去过办公室”。原来寄去的信是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同事便中转给他的。更令人惊喜的是,李院士还为闻捷纪念馆签赠了他的《当代新诗读本》(1949-2004)一书,书的扉页上写有“赠闻捷纪念馆 李荫远 20122月”在此之前,闻捷纪念馆已收有95岁高龄的、原人民日报主编胡绩伟先生的签名书,现在,闻捷纪念馆的签赠书中又多了一本90多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的签赠书,弥足珍贵。书中还附有李院士的一封信。信中还就闻捷纪念馆的陈列内容提出了建议。“纪念馆应辟出一戴厚英的展览室,细述其生平史和陈列全部著作。赵(闻捷)戴二人既是知心又是情人。闻捷的诗名得戴厚英的《诗人之死》而益彰。闻捷的纪念馆无戴的事迹则大为失色也。纪念馆反映了‘文革’的一个侧面并应显示其反思(戴的著作)以警示后人,非仅为纪念一位诗人也。”李院士的来信建议,确实提到到了点子上。闻捷与戴厚英相爱的不幸经历,的确是闻捷馆史料收集与陈列的重要部分,并从一个侧面纪录、反映了“文革”对人,特别是对知识分子的摧残。闻捷纪念馆本已收集了一些戴厚英的作品,在李院士的建议下,我们又新收集了一些的戴厚英作品。

李院士是资深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专长是磁学和固体理论,却又钟情于当代新诗,文理两栖,在他的两类不同著作中都得到了体现。其实,诗和物理学不都是在追寻宇宙存在之美吗!闻捷馆现已收藏有李院士的《当代新诗100首赏析》(1949-2000)、《当代新诗130首赏析》(1949-2001)、《当代新诗读本》(1949-2004)三个版本。还收有李院士的本学术专著非线性光学(科学出版社 1974)、铁氧体物理学》(科学出版社 1978)。

近日到网上一查,李院士已在2016822日,以97岁高龄去世。先生不愿有遗体告别之类的事,丧事一切从简,骨灰火化后由大女儿保存,立嘱日后扬弃大海。先生的风骨,真令人不胜敬佩。

到目前为止,赠书、题词闻捷馆,现已离世的90多岁的老年名家就有胡绩伟、李荫远、韩文辉、屠岸、高莽五位了,睹物思人,不禁悲从心来!

 

 

                                    镇江闻捷纪念馆版权所有

馆址:镇江市高资街道水台村 网址:Http//www.wj1923.com

净化网络环境,遵守国家法律。空间服务商-诺凡科技wangzhan8.com技术支持-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