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页 | 闻捷作品 | 闻捷研究 | 闻捷生平 | 怀念闻捷 | 作品赏析 | 闻捷照片 | 作品评论 | 访闻捷馆 | 纪念活动 | 馆藏纪事 | 馆藏文物 | 联系我们 | 留言 | 后台 | |
![]() |
贺敬之先生与闻捷纪念馆 沈晓昆 他是经典歌曲《南泥湾》的词作者。其时作为鲁艺学员的贺敬之先生才十八岁。1943年3月,在三五九旅召开的军民联欢大会上,当唱到“学习那南泥湾,处处是江南;又战斗来又生产,三五九旅是模范;咱们走向前,鲜花送模范”时,官兵们立刻沸腾起来。从此,“花蓝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那悠扬、欢乐、抒情的的歌声,传遍延安,传遍陕甘宁边区与各解放区。周恩来总理常说,一唱南泥湾,心就回延安。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有“南泥湾”的歌曲。 他是新歌剧《白毛女》的剧作者。当年解放区报纸报道说“每至精彩处,掌声雷动,经久不息;每至悲痛处,台下总是一片唏嘘声”,成为解放区影响最大、最受欢迎的剧目。 他是五、六十年代《回延安》、《放声歌唱》、《桂林山水歌》、《雷锋之歌》诗的作者。他的诗集《放歌集》曾在国内广为流传。他还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粉碎“四人帮”时,《中国的十月》的诗作者。 笔者年轻时,就收藏有贺敬之先生的好几本诗集。读他的诗,感到气势宏大、构思新颖,语言明快,适合朗诵,有很强的鼓动作用。 是的,他就是中国当代的著名诗人贺敬之。他的名子和诗作,是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所共知的。 1993年,闻捷先生七十诞辰时,丹徒县搞过一个诗人闻捷诞辰七十周年的纪念活动。贺敬之先生当时写来了信与题词,题词是“人民不朽,人民诗人永生!”信中写道“闻捷同志是优秀的人民诗人,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诗歌不仅是过去年代的历史足音,在今天,仍然是启人心灵、催人奋进的时代新声。” 2013年,是闻捷诞辰九十周年,我们想起了贺敬之先生。几经周折,写信寄给了贺敬之先生,请他能为闻捷先生诞辰九十周年写点什么。已是九十高龄的贺敬之先生,能满足我们的愿望吗? 让我们喜出望外、意想不到的是,贺敬之先生竟然全部满足了我们的请求,给闻捷纪念馆寄出来了四件珍贵的物品。这四件珍贵的物品,一是为闻捷纪念馆题写的馆名,二是为我们编写的《永远的闻捷》一书题写了书名,三是签赠了他的《贺敬之诗选》,四是为闻捷九十诞辰题写了五言诗一首。 诗的全文是“永忆解放日,常思闻捷时。君名耀诗史,大地留大诗。”诗虽短小,却写得很有份量,对闻捷先生的诗歌创作,作出了高度的概括与充分肯定,诗人的名子闪耀在中国诗歌史上,中华大地上留下了诗人不朽的诗篇。在中国当代文学史星空上,贺敬之、郭小川、闻捷是同时代齐名的、三颗闪闪发光的星星。贺敬之先生每每忆及新中国的诞生,常常会想起闻捷先生,他们之间的友谊、感情,是何等的深厚。闻捷先生在天有知,该会感到何等的欣慰啊。 镇江闻捷纪念馆,因了有贺敬之先生这几件珍贵的物品,而显得厚重起来。这些物品,似乎在陪伴着闻捷先生。 走进镇江高资的闻捷纪念馆,就会看到楼前贺敬之先生“闻捷纪念馆”苍劲有力的题词,来闻捷馆参观的人,多会在这里合影留念。多会在贺敬之先生这些珍贵的物品前驻足观看。 贺敬之先生今年已是九十五岁高龄了,我们在这里,敬祝先生健康长寿了。他的诗歌、他的歌词,是会长留天地间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