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捷与《群众日报》
吴明宝 沈晓昆
1948年1月,闻捷任记者组长的、隶属中共中央西北局的机关报《边区群众报》正式改为《群众日报》,由4开小报改为对开大报。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报社开始前往西安。5月27日,开始在西安正式出版《群众日报》。《边区群众报》和《群众日报》都是毛泽东主席亲自题写报名并非常喜爱的报纸。解放战争期间,闻捷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战斗,成为新华社西北总分社随军记者和采访部主任。闻捷在《群众日报》工作仅几个月时间。目前,我们只查阅到闻捷1948年5月的一个星期内发表的三篇文章。
5月14日,《群众日报》第二版发表了闻捷1500多字的通讯《英雄惜英雄——记党万华和魏德恩的友谊竞赛》,写了解放军被服一厂两位劳动模范开展友谊竞赛的故事。两位劳动英雄通过50天的比、学、赶、帮的劳动竞赛,结果双赢:平均每天完成劳动任务都是超过原计划的105%。全文写得具体生动,特别注重人物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是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
5月18日,《群众日报》第二版又发表了闻捷同样是1500多字的通讯《一条弹带的诞生——联防军区某制革工厂访问记》。这篇专访写得详尽细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了一条牛皮弹带诞生的复杂过程。全文详略得当地写了皮弹带诞生的四个工序:一是白皮——通过清水、石灰水、酸水浸泡和人工艰苦的洗刷而成;二是红皮——用六个浓淡不同的丹宁膏(在一种树皮中提炼出来的酸性物质)水的大池里,通过数百天的轮换浸泡,使白皮成为红皮,即皮革。三是整理——也需要好多天。包括涂硝化油、压玻璃刀等方法,使之滋润、松软、光亮。四是完成——包括裁剪、缝纫,做成光泽明亮的皮子弹带、皮炮鞍等军用产品。文章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5月21日,《群众日报》第四版发表了闻捷3600字的长篇通讯《“做什么?”“怎么做?”——介绍联防军被服一厂职工会的活动》。全文通过具体生动的实例介绍了该厂职工会的三点经验:一是在党的领导下,协助和协助厂部发挥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加产量,提高质量,保证工厂的生产计划按时完成。二是在党的领导下,协助和配合厂部提高个人的责任感和主人感,组织工人武装工厂安全,领导工人进行群众工作扩大工厂影响。三是在党的领导下,协助与配合厂部加强工人教育,改善工人生活,解决工人困难,为工人谋取远大利益。这篇报道充分体现了作为老党员的记者闻捷的党性原则和对工会工作的深刻认识。
通过对闻捷以上三篇通讯的深度阅读,笔者有了这样的认识:闻捷不仅是优质、高产的诗人,而且是勤奋、杰出的记者,正如他的笔名:新闻的“闻”,捷报的“捷”。
(《京江晚报》2019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