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儿女
——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的成长
赵文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它的前身是新疆各族人民(主要是占新疆人口57%的维吾尔族人民)反对国民党黑暗统治而组织的一支子弟兵——伊(宁)、塔(城)、阿(山)三区民族军。它在5年的英勇斗争中,经过千锤百炼而成长壮大。它的行动,代表新疆各族人民的意志;它的名字,在新疆各族人民中引为无限光荣。
第二个“四一二”事件
远在1942年6月,苏联战争爆发之后,政治掮客盛世才匪徒,便开始露出“反苏”“反共”的狰狞面目。国民党反动派朱匪绍良曾5次入新疆,宋匪美玲也亲自代表蒋介石飞到迪化,相互勾结,狼狈为奸,盛世才便派人刺杀同胞手足盛世骥,制造第二个可耻的“四一二”事件(按:第一个“四一二”事件是蒋介石背叛中国革命),逮捕中国共产党的驻新人员陈潭秋、毛泽民、林基路等同志及各族各界进步分子杜重远等五六百人,严刑拷打后相继秘密绞死,连18岁的师范学生(如锡伯族的多隆阿)都无一幸免。1943年,匪国民党新疆省党部在迪化成立。盛匪更进一步扩大警务,派出大批特务,一次又一次地没收一切进步书籍,逮捕一切进步人士,没收其家产,还将他们的家属发配伊犁山区充军。在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下,甚至一般市民、下级公务员、中小学生也有许多人被捕。从1942年至1944年,国民党反动派勾结盛世才匪徒屠杀进步青年约达万余人。新疆各族人民优秀儿女的鲜血,染红了博克达山头的积雪和乌鲁木齐河的流水。这一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又勾结盛世才匪徒,大肆搜刮新疆各族人民,苛捐杂税层出不穷,用各族人民的血汗建筑富丽堂皇的“官邸”。同时滥发“省币”,加上“法币”大量流入,造成新疆的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从1942年至1944年,肉价约涨7倍,面价约涨12倍,米价约涨15倍,其他日常生活品更加昂贵不堪。全疆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这种牛马的生活,富于斗争精神的新疆人民如何能够
长期忍受呢?火山有爆发的一天啊!
民族解放的火山爆发
1944年11月7日,正当国民党反动派仿效统治阶级刽子手左宗棠,在这块血迹未干的土地上,踌躇满志的时候,新疆各族人民优秀的儿子阿合买提江,和他的战友阿巴索夫、伊莎哈伯克、赖西木江、达列里汗、赛福鼎等人,在伊宁城内发起“求生存,求解放”的武装暴动,开始了以人民的武装反对反革命武装的斗争。斗争刚一开始,就显示出这一武装暴动的广泛的群众性,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各族人民,在“各民族一律平等万岁”的响亮号召下,不分男女老幼,自动持刀操矛或赤手空拳,前赴后继、奋不顾身地英勇战斗着,缴获敌人的优良武器武装自己,仅仅三天时间就占领了伊宁全城。将敌人压缩与包围在城郊东北的“艾林巴克”兵营内,奠定了胜利的始基。伊宁人民临时组成的游击队以无限的勇气和信心,如同火箭一般,向四面八方射出,射到那里,那里就燃起反抗的烈火。短短的84天,游击队在严寒的风雪中,越过了积雪盈丈的果子沟,走过冰冻如山的冰达坂和寒风凛冽的将军戈壁,打退了敌人无数次的增援,相继解放了巩哈、绥定、宁西、霍城、巩留、新源、特克斯、昭苏、博乐、温泉等十个县,并于1945年1月31日最后攻克了“艾林巴克”敌人的阵地,缴获了敌人的一批飞机、坦克、战车和大炮,赢得歼敌8千、解放伊犁全区的初步胜利。
为了巩固革命的胜利果实,彻底打败敌人,必须加强领导,统一指挥。1945年4月8日,伊犁全区的游击队正式改编为绥定团、伊犁团、康柴团、特克斯骑兵团。由艾合买提江负责军事总责,达里列汗任北部指挥,伊沙哈伯克任中部指挥,阿巴索夫任南部指挥。统一的领导,配备了干部,散布各地的游击队变成一支集中统一的民族军,扩大了革命的胜利形势。
不屈不挠的战斗
1945年7月18日,民族军越过塔(城)乌(苏)公路,开始向塔城、阿山两区进军,敌人出动了大批飞机、坦克、战车,战斗异常激烈而残酷。人民英雄艾克拜尔、巴托尔等成千上万的勇士们在战斗中英勇地倒下去了,但在各族人民的热烈支援下,敌人的一切挣扎均未能阻挡这支年轻的人民武装的前进,短短的51天,又相继解放了额敏、塔城、裕民、和丰、吉木乃、哈巴河、布尔津、青河、富蕴、承化、福海等11县。并于1945年9月8日,集中兵力拔除敌人残留在三区边缘上的最后据点精河、乌苏、沙湾三县,又赢得了歼敌9个团两万余人辉煌胜利,全部解放了伊、塔阿三区25个县、70余万人民。蛰伏在廸化的朱匪绍良,在民政军的攻势下张皇失措,下令焚毁廸化了西北146公里的大桥,妄图阻挡民政军的前进。
就在这时,国民党匪帮在其美国主子的指使下,对全国人民制造骗局,召开所谓“政治协商会议”,并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宣告“停战”:对新疆人民也施行同样的骗局,假意允许新疆各族人民的“自由”权,提出双方“停战”进行“和谈”。但为时仅为一年零56天,国民党匪帮背信弃义地撕毁了自己签定的和平条款,并唆使其走狗——新疆各族人民的败类乌斯满乌斯满与卡力拜克、贾尼木汗举行叛变,都遭到了民族军的严重打击。国民党反动派的历次军事进攻与政治挑拨,在民族军的高度警惕下相继失败之后,战局以玛纳斯河为界,隔河相持。从此,民族军担负起捍卫三区人民的和平、民主与自由的神圣任务,使阴险诡计的国民党匪军未能越过玛纳斯河一步。
“八一”整编,阵容焕然一新
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反攻的消息,给予在祖国边疆孤军作战的民族军以莫大的鼓舞,增加了他们的勇气和信心。为了防止国民党反动派可能的军事进攻,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新疆和准备参加人民解放军的光荣行列,1948年8月1日,民族军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整编,建立了3年义务兵制度,成立了军官学校及军队医护人员训练班,并将原有部队扩充为x个步兵团,x个骑兵团,x个炮兵团,由伊沙哈伯克任总指挥,达列里汗任副总指挥。同时,阿合买提江和他的战友们,在伊宁发起组织“保卫新疆和平民主同盟”,并在民族军内部建立了军中委员会,发展了21个军中支部,9千多个盟员,通过“新盟”的小组,随时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各种阴谋,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的伟大胜利,举办了军中图书馆79个,出版了民族军事报,每个排都组织有学习小组,推广战士文化教育。此外,又学习人民解放军一面作战一面生产的优良作风,部队除经常进行军事训练外,还实际参加劳动,解决了部队的全部菜蔬和粮食供应的30%,大大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同时,民族军并引导战士帮助人民捕蝗、秋收、挖渠,以增加人民的粮食收获。人民也发起文化劳军运动,募集了数万册书籍杂志,来增加部队的精神食粮。军民之间融洽有如兄弟,加强与巩固了广大军民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坚强阵营。“新盟”的成立,在民政军中初步奠定了政治工作的基础,对于民族军的提高起了重大作用。
历史性的会合
1949年9月26日,在人民解放军与三区民族军东西呼应和全国革命胜利的影响下,新疆军民宣布和平起义。10月20日,人民解放军进驻迪化。10月25日,人民解放军与三区民族军在迪化胜利会师。1950年1月13日,三区民族军奉中央人民政府革命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荣升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和进驻新疆的人民解放军一样,分驻南北疆的许多名城重镇。有的部队现在开展军事、政治、经济三大民主运动的学习,有的部队现在天山之麓参加农业生产,有的部队正在巴里坤湖北塔山山麓进行剿灭乌斯满匪徒的军事行动,有的部队已在喀喇昆仑山隘口参加捍卫祖国边防的神圣任务。三区民族军所走的道路,正如新疆军区第二副司令员、民族军创始人之一的赛福鼎同志所说的一样:“新疆人民的解放军——民族军,从开始反对国民党黑暗统治而举行伊宁武装暴动之日起,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的一部分,就是为新疆各族人民争取和平、民主与自由而斗争的人民武装,民族军很久以来就盼望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因为这是民族军发展的必然道路,而且也只有这样,民族军才能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当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新疆以后,民族军即与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会师,获得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的光荣称号,这不仅是民族军自身的光荣,而且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光荣。”
现在,民族军已经完成了5年孤军奋战的光荣历史任务,达到了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愿望。他们驻防新疆各地,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他们和新疆各族人民深切地感受到:毛主席和共产党对于他们是多么亲切啊!今后,天山的儿女们在毛主席的旗帜下,将不断地学习各种知识,加强爱人民、爱祖国、爱劳动和国际主义的教育,将这支民族解放的武装逐步提高,成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为建设新新疆而奋斗。
(1950年8月1日《新观察》第一卷第三期44-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