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闻捷作品 | 闻捷研究 | 闻捷生平 | 怀念闻捷 | 作品赏析 | 闻捷照片 | 作品评论 | 访闻捷馆 | 纪念活动 | 馆藏纪事 | 馆藏文物 | 联系我们 | 留言 | 后台 | 
  您当前位置 -> 闻捷研究   

在甘肃全程采访朱德十五天

吴明宝 沈晓昆

1957年初,闻捷因为现代诗歌创作成就卓越,以《文艺报》记者身份调入中国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当年冬天,闻捷响应党的号召,从北京来到甘肃安家落户。闻捷来到甘肃后,挂职《甘肃日报》社,住在甘肃日报社宿舍大院。他除了完成报社的工作以外,写出了大量热情洋溢、为广大读者称颂的诗篇。中国作家协会兰州分会于195881正式成立,闻捷当选为副主席,并且是作协党组成员之一。兰州作协分会成立以后,创办了文学月刊《红旗手》(《飞天》前身),闻捷任副主编。

1958年盛夏,时任党中央副主席和国家副主席的朱德同志来甘肃视察,闻捷与当时的新华社甘肃分社社长顾雷、甘肃日报社副总编辑樊大畏奉命随同,全程采访,集体撰写了反映朱副主席视察活动的特写《难忘的十五天——朱德副主席视察甘肃工作随记》。闻捷把这篇特写交给刚刚诞生的《红旗手》文艺月刊,分两期在创刊号和第二期发表,这或许是他最后一次刊登新闻稿,以后他只发表诗歌作品。同时,他还写下了《朱总在河西》的组诗。在这些诗文中,他怀着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深厚感情,记下了朱老总深刻的谈吐、慈祥的笑容和气宇非凡的精神风貌。

这篇由顾雷、樊大畏、闻捷合作的特写《难忘的十五天——朱德副主席视察甘肃工作随记》连同《开头的话》和《结尾的话》共有17篇,55000字。敦煌文艺出版社曾于195811月发行单行本,第一次印刷了8万册。由新华书店甘肃分店发行,在全国各地新华书店销售。经过一场浩劫,存世已经很少了,如今已经成为闻捷纪念馆珍贵的藏品。我们从网上淘来的这本书,上面有“本溪市第二中学图书馆”的印章。由此看来,当年这本书一定是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校必备图书。

这本书除了开头和结尾篇,其他篇目分别是《五泉山上话古今》《万宝宫里观百花》《古来的允吾城下》《科学工作者的喜悦》《欢乐的兴隆山》《在富饶的雁滩》《飞跃前进的西峰社》《河西走廊前程万里》《幸福的会见》《嘉峪关吟绝句》《访问玉门东站》《喷井留念》《石油工人争上游》和《玉门油矿之夜》等,从这些充满现代诗韵味的题目来看,应该是大多出自闻捷的思考。

翻看这一页页发黄的文章,字里行间充满闪耀着朱副主席高瞻远瞩的豪情、平易近人的身影、亲切和蔼的话语,还有甘肃大地的名胜古迹、壮美山川和玉门油田热气腾腾、群情激愤的大跃进场景……其中,多处引用了朱老总的诗句,17篇特写充满诗情画意,篇篇精品。闻捷在陪同朱副主席视察甘肃工作时写了12首激情洋溢的诗,其中第一首这样写:

我的生活是多么幸运,

幸福的心在轻轻地跳动,

我跟随亲爱的朱德同志,

在河西走廊旅行。

我佩戴过“八路”臂章,

军帽上缀过“八一”红星,

我仍按照部队的习惯,

亲切地称呼他:朱总!

我要以这支彩笔,

一个士兵的智慧和激情,

记载他平缓而深刻的谈吐,

和他那慈祥的笑容。

只要有一首短诗,

能传达他那快乐的心情,

而且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我便感到无比光荣!

 

12首诗歌中的最后一首是这样写的:

迎着美好的黎明,

银色的飞机盘旋在天空;

我以一个士兵的赤诚,

向朱总挥手致敬。

短短的十五天啊!

我光荣地跟随着亲爱的朱总;

我的思想迈过了千里路程,

也越过无数座山峰。

雄鹰啊飞向东方,

隐入东方彩色的云层;

我仿佛依然站在他身边,

看到他和蔼的笑容。

他那亲切的声音,

已经深深地留在我心中,

这声音将变成炽热的火炬,

永远照亮士兵的眼睛!

 

 

                                    镇江闻捷纪念馆版权所有

馆址:镇江市高资街道水台村 网址:Http//www.wj1923.com

净化网络环境,遵守国家法律。空间服务商-诺凡科技wangzhan8.com技术支持-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