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闻捷作品 | 闻捷研究 | 闻捷生平 | 怀念闻捷 | 作品赏析 | 闻捷照片 | 作品评论 | 访闻捷馆 | 纪念活动 | 馆藏纪事 | 馆藏文物 | 联系我们 | 留言 | 后台 | 
  您当前位置 -> 闻捷研究   

           浅析闻捷的散文与小说作品 


                                                                    文/吴明宝 沈晓昆


    镇江丹徒人闻捷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热情奔放的著名诗人、杰出记者和编辑,在散文、小说等文学创作方面也有一定造诣。本文就《闻捷全集》中呈现的散文与小说作品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比诗歌更细腻更丰满的散文


   《闻捷全集》第四卷中收录了他195610月到19646月发表的10篇散文,合计约55000字。

   第一篇《橘园颂歌》约4000字,写了“我”与一位海军大尉一起去凭吊橘园烈士墓地的见闻,作者饱含深情、满腔悲愤地通过同行的海军大尉、守橘园的老人叙述了发生在1953年海防前线的故事:17位海军战士为保卫祖国领海和人民生命安全而壮烈牺牲。同时还写了橘园墓地的凄美景色,文章开头这样写:“风很大,云很低,也许要落雨了。”在墓地,他这样写:“我们穿过结满青色果实的橘林,走到橘园后面的堇色石壁下,那儿并排着17座坟,坟上都新培了黄土,碑前的花束还很鲜艳。”在海边,他这样写:“海上那迅疾的风正卷起万堆白浪,不息地冲击着岩岸,溅起雪亮的水花……”结尾,他这样写:“风更大了,云更低了,雨已经落下来了。”全文就像一首散文诗,充满了诗情画意和对烈士的崇敬与哀悼。

    第二篇《生的召唤》全文约4500字。文章回忆了1947年党中央从延安撤退时,担任阻击任务的一个营400多名年轻战士阻击了百倍以上的敌人,掩护了党中央大部队的转移,延缓了敌人前进的时间,但是这个营只剩下支队长和80名弹尽粮绝的战士了!这81人的队伍依靠坚强的革命毅力和步枪上的刺刀,在黑夜的掩护下,终于越过了敌人的封锁线,冲出重围。文章中有这样一段:“支队长啊!举起了拳头,斩钉截铁地命令:‘弹尽粮绝,决一死战!’这个命令并不突然,原是战士们预料中的……仿佛阴云密布在天空,忽然闪电一击,便滚过来隆隆的雷声:‘决死一战!’战士们齐声呼喊。”文章的结尾这样写:“每逢想起这个故事,我便会获得莫大的鼓舞。于是——悲哀的时候,我会愉快起来;消沉的时候,我会振奋起来;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会挺起胸脯一直向前走去。”全文通过诗一样语言给读者无穷的力量。

   第三篇《献给青年公民的歌》、第四篇《朝霞满天》和第十篇《我们永远跟着毛主席》,一篇是歌颂共产党,一篇是歌颂劳动人民,一篇是歌颂毛主席。

   《献给青年公民的歌》约7500字,是为纪念建党37周年而写。由兰州人民庆祝党的生日作为引子:“今天,兰州在狂欢!兰州在笑!兰州在歌唱!……兰州的青年公民们也在纵情歌唱,歌唱自己的人,歌唱自己的幸福,歌唱自己心情的激荡……而我,今天也有一种强烈的欲望,我要和着这雄浑的旋律,唱一支永远长存在我心头的歌,献给青年公民们,献给党!”接着,他回忆了自己在延安的学习、工作和劳动的情景,回忆在党的领导下,亲眼所见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场景。全文用抗日军政大学校歌贯穿始终,用这首歌勉励青年:“向着新社会前进、前进!我们是劳动者的先锋……”文章中,他写了自己的心声:“如果回忆自己的一生,每天都在跟着党一起前进,每天都生活得非常充实,那该是人生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朝霞满天》是一篇感情丰富的关于劳动人民创作的诗歌点评,全文2000多字。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劳动人民是生活的主人,劳动人民的歌充满蓬勃的朝气、生动形象、朝霞满天。第二部分写劳动人民赢得胜利不骄傲,遇到困难不气馁,劳动人民的歌是时代的号角,生活的鼓点,心灵的琴弦。第三部分写劳动人民最理解生活的真谛,语言生动形象,劳动人民的歌将现实生活艺术再现。第四部分写劳动人民的歌在传唱和朗诵的过程中不断润色,逐步完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第五部分写诗歌作者要向劳动人民的优秀歌手学习,在诗歌创作中不断丰富祖国艺术语言的宝库。第六部分为诗人向劳动人民歌手学习的“新国凤”鼓掌欢呼:劳动人民的歌是一支永远唱不完的歌!

   《我们永远跟着毛主席》全文约1000字,是一篇观后感,抒发对毛主席和毛主席诗词的无比崇敬的感情。是闻捷10646月观看第五届“上海之春”的毛主席诗词演唱会以后写的。对于毛主席诗词及其歌曲,他这样评价:“它鲜明,它热烈,它豪放,它气势磅礴,它引导观众回忆过去,瞻望未来。赋予听众以战斗力量和革命精神。”文章的最后,他这样写:“……唱着毛主席诗词,斗志昂扬、意气风发地建设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和明天的共产主义社会。毛主席永远召唤着我们,我们永远跟着他胜利前进!”

从以上三篇散文的字里行间中可以看出,15岁加入共产党、17岁到延安的闻捷对党和毛主席,对劳动人民有非常真挚的感情。“四人帮”的干将张春桥一伙强加给闻捷“叛徒”和“反革命”等罪名完全是颠倒黑白,可惜他在残酷、冤屈的迫害下,于19711月过早地离开我们!否则,他还能完成更多的不朽诗篇!

   《闻捷全集》中收录的其他五篇散文:《奥雷斯山赞》《君士坦丁“圣战者”》《卡士巴人》《奥兰教授》《伊德拉山上》,合计36000多字,都是他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团成员访问阿尔及利亚和巴基斯坦期间写的。在这两个友好国家,代表团受到了热情、隆重的接待,阿尔及利亚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周”。闻捷被阿尔及利亚人民的友好热情深深感染,连续写了五篇热情洋溢的散文,赞美阿尔及利亚雄伟壮丽的国土山川,歌颂勤劳勇敢、聪明智慧的人民。他这样写阿尔及利亚的山:“我们赞美你远古地壳变动的产儿,经历了亿万年的风风雨雨、冷冷热热,依然傲岸地屹立在北非原野……”他这样写阿尔及利亚的人民抗击侵略者的战争:“绵羊受到伤害的时候,会用双角抵抗袭来的猛兽;雄狮沉睡苏醒的时候,会发出惊天动地的怒吼;奴隶活不下去的时候,会群起进行生死的战斗。”“七年哪,每一个家庭都遭受过敌人的迫害,每一个家庭都卷入斗争的激流,每一个家庭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直到如今,很多家庭的壁炉底下、水井壁上,都还保留着当年隐蔽战士所挖的地洞。”


   闻建的散文主题鲜明、语言精练,娴熟地利用了各种修辞手法,比诗歌更加细腻和丰满!


比散文更翔实更厚重的小说


   《闻捷全集》第四卷收录了闻捷写的三篇小说,总计约23000字,均为短篇小说。

   第一篇《肉体治疗和精神治疗》约6000多字,写了一位医生讲的故事:一天,一个血流不止、肠子都露出来的病人来到医院,原来他是二流子王四,因为旧社会遗留下的嫖赌偷骗等劣性难改,虽然多次向乡政府作了保证,被老父亲保回家以后仍然再犯,被众人指责,羞愧至极,自己划破了肚子。这位医生凭着高超的医术,终于使王四脱离生命危险。但王四的情绪仍然不稳定,不仅不配合治疗,还继续想自杀。这位医生感觉到仅仅靠肉体治疗是不行的,必须同时进行精神治疗。于是,这位医生就耐心地做王四的思想工作,经过多天的促膝谈心,王四不仅不再自杀,还交代了自己曾经偷过这家医院的两床新被子的事实,并从此改掉了恶习,改过自新。闻捷把王四的转变过程,通过人物的心理、语言、神态和动作,写得有声有色,让读者身临其境,对那位医生肃然起敬。

   第二篇《重逢》这篇自传体小说是闻捷1956年写的,约1200字,写了“我”(与闻捷的简历对照,就是作者本人)与自己走上革命道路的引路人“达之”(文章中介绍他解放战争时期曾长期从事工作,原型是何人未作考证)分别13年以后重逢的情景,并回忆了自己在武汉参加抗日演剧队和两年后奔赴延安,与“达之”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小说的起始部分有这样一个情节:因为“我”常常在妻子和孩子面前提到“我”非常敬佩的“达子”和他对“我”的种种帮助,妻子就问到“达子”的长相,“我”在看到一尊传说中专门降服邪魔外道的韦陀雕像时,就随口告诉妻子:“就像他。”于是,妻子就把这尊韦陀买了回来。星期天,孩子回家看到了这尊雕像,就问妈妈:“他是谁?”妻子打趣地说:“爸爸的好朋友,魏伯伯。”小说的结尾部分,“我”的耳边响起孩子的声音:“怎么这儿也有魏伯伯,魏伯伯怎么这么多啊!”像这样的前后呼应几乎每篇散文和小说中都有,闻捷对修辞手法的运用无处不在,恰到好处。

   第三篇《啊!号角响了……》约5000字,写了一位13岁加入延安游击队的小司号员的成长和牺牲过程。游击队在敌人的重重包围里“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吹号的,但小司号员仍然每天清晨起来刻苦地练习吹号,他用棉花塞住了发音的喇叭口。两年后,在一次与敌军先头部队短兵相接的战斗中,游击队寡不敌众,被包围在敌人猛烈的火力中,如果不能抓紧时间冲出包围,敌人的大部队一到,后果不堪设想!游击队长心急如焚,准备亲自带队,冲出包围圈。“这时,小司号员忽然甩开队长的手,在纷飞的战火中,闪电似的跃上土墙,跃到石窑顶上。他像一只啼明的小公鸡,把头昂得高高的……吹起了高昂的、急促的、压倒敌人枪声的冲锋号!啊!号声响了!……游击队员呐喊着,终于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可是,那鼓舞人们勇往直前的号声,突然中止了……”小说这样结尾:“啊!山风起了。游击队员们恍惚又听见那高昂的、急促的号声,从耳边飘过,从心里流过,在无际的太空里震荡、传播……”这篇19574月草于北京,19582月改与兰州的小说写得悲壮感人,令人泪流满面!
由此可见,闻捷的小说主题突出,生活气息浓烈,比散文更加详实和厚重。

                                               ——《京江晚报》20191123  

                                    镇江闻捷纪念馆版权所有

馆址:镇江市高资街道水台村 网址:Http//www.wj1923.com

净化网络环境,遵守国家法律。空间服务商-诺凡科技wangzhan8.com技术支持-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