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闻捷作品 | 闻捷研究 | 闻捷生平 | 怀念闻捷 | 作品赏析 | 闻捷照片 | 作品评论 | 访闻捷馆 | 纪念活动 | 馆藏纪事 | 馆藏文物 | 联系我们 | 留言 | 后台 | 
  您当前位置 -> 怀念闻捷   



 

清明时节忆闻捷

雷晓明 


 

清明时节,阳光明媚,春暖花开,我与几位文友走进“闻捷诗歌馆”。品读一本本诗集;观看一幅幅旧照和一件件实物,聆听解说员讲解。闻捷先生走过的四十八个春秋的传奇人生和可亲可敬的光辉形象,生动的展现我眼前。

“闻捷诗歌馆”位于我市丹徒区高资镇水台村,600多平方米的诗歌馆,古朴庄重,环境静幽。四周绿树环抱,碧波荡漾的大干水库相伴。馆内共设六个部分,图文并茂的介绍了这位从镇江大地走出的我国当代杰出诗人,一生为党的新闻事业和文艺工作所做的杰出贡献。

闻捷19236月出生铁路工人家庭,家境贫寒,4岁时丧父,靠母亲含辛茹苦抚养,5时靠本家叔伯免费入私塾,14岁去南京一家煤栈学徒。贫困的生活和艰辛的劳动,历练了他诚实善良,正直豪爽的性格。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15岁的闻捷饱含爱国热情和一腔热血,只身前往武汉,参加了由我党领导的抗敌剧团,日夜奔波在江汉大地和战区,宣传演出,以唤起广大民众抗日救亡的热情。在革命队伍中,受先进思想感染和共产党人的教育,他有了坚定的理想和信念。1938年,党组织秘密吸收其为中共党员。1940年,经党组织安排,闻捷奔赴延安。最初入陕北公学学习,19416月分配他在西北文工团从事剧本写作和话剧演出。1945年开始担任《边区群众报》记者兼采编的组长。数年之中,延安清凉山窑洞的油灯下;陕北的深山沟壑之中;边区乡村风雨交加的泥泞山路上;黄河之滨战火硝烟的战场上,留下他不知疲倦,废寝忘食,通宵达旦的奔波、采访、思考写作的身影。一篇篇充满激情的战斗檄文,鼓舞和激励着广大军民,英勇杀敌,保家卫国。他也成为边区政府和广大群众及八路军官兵最为熟悉和爱戴的一位优秀新闻工作者。

闻捷在延安这红色土地上度过了10年峥嵘岁月。1950年春,闻捷随西北野战军进军新疆,1952年担任新华社新疆分社社长。在极为艰苦和十分险恶的环境下,他深入边疆少数民族牧民村庄,走访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关心边民疾苦,与哈族、维族群众结下深厚感情。他呕心沥血,奋笔疾书,编发了大量通讯报道,反映了各族民族对党和政府的深厚感情和新时代的精神风貌。创作了我国第一部反映少数民族劳动生活和风土人情及生活情感的长篇抒情诗集《天山牧歌》,流传大江南北,引起社会热烈反响。

闻捷海先后在陕西、新疆、北京、甘肃上海等地从事党的新闻文艺工作。先后撰写了《翻天覆地的人》、《第一声春雨》、《复仇的火焰》及《生活的赞歌》、《我思念北京》、《非洲的火炬》等数十本诗词文集及大量通讯、特写、散文小说、剧本等。成为一位多才多艺,充满激情的文化尖兵。他与贺敬之、郭小川三位著名诗人,并称我国“诗坛三杰”。

令我印象至深的是1961年,闻捷从上海作协专程来镇江丹徒县农村体验生活后,创作的长篇抒情史诗《长江万里》作者用精炼的文,丰富的情感和豪放热烈的语调,将浩瀚奔腾的万里长江的磅礴气势长江两岸的金山、焦山、北固山和南山的壮观风貌;还有山水名胜与人文历史,描写得栩栩如生,出神入化。将家乡三千名共青团员在新民洲农场,开荒垦田,战天斗地的火热劳动生活的壮阔情景,刻画得淋漓尽致,生动传神。这部《长江万里》诗集,在我中学时代和工作后,曾经阅读过多遍,今天再次品读,仍是让我激荡心灵,心潮澎湃。

闻捷先生的诗歌,每每阅读,深感所写作品,思维敏捷,文笔流畅,情感丰富,热烈奔放。其诗境优美,格调高昂,感情细腻,题材广泛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感人的生活情趣。他的文学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主旋律,受到大众的广泛喜爱,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因而被人民群众赞誉为当代杰出的人民歌手。

家乡人民时刻怀念他去年底,适逢闻捷先生诞辰百年,镇江市闻捷研究会隆重召开了纪念闻捷诞辰100周年大会。我市社会各界人士深情回顾伟大诗人光辉的一生,闻捷的三位女儿亲临会场,向家乡亲朋好友表达了诚挚的感激

(镇江一周 20240411)

                                    镇江闻捷纪念馆版权所有

馆址:镇江市高资街道水台村 网址:Http//www.wj1923.com

净化网络环境,遵守国家法律。空间服务商-诺凡科技wangzhan8.com技术支持-投诉建议